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千亿企业年金告别自营

2016-10-03 08:00:06 无忧保
【导读】:一直由地方社保中心等单位“自收自营”的“存量”企业年金,将纳入规范的年金运作体系,从此中国的社保机构将完全退出年金运营。 本刊记者谭伟 作为企业薪酬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


一直由地方社保中心等单位“自收自营”的“存量”企业年金,将纳入规范的年金运作体系,从此中国的社保机构将完全退出年金运营。

本刊记者 谭伟

作为企业薪酬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

在2000年国务院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更名为企业年金。2004年,《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出台,正式确立了市场化管理运营的原则。

而所谓的“存量”企业年金则是指2004年以前的那部分企业年金。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粗略统计,“存量”企业年金资金规模大约在一千亿左右。

但在2004年之前企业年金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定,这笔高达千亿的企业年金存在多种形式。比如深圳、上海成立了社保中心,由社保中心统一来运作企业年金;电力等行业实行的是行业统筹,将本行业的缴纳积累的企业年金集中进行管理;还有的用企业年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作为补充。

“根据以前的运作模式,社保中心等单位在把企业年金的钱收上来后,有权自己进行决策。”巴曙松称,近些年发生的一些案例已经表明,这部分资金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按照规范的信托模式来运作,没有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容易发生挪用年金的现象,也容易造成年金的亏损。而2006年7月份“上海社保案”被曝光,将近32亿元企业年金被高管非法挪用,这是中国建立企业年金以来数额最大的一起案件。

9月24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督司司长陈良宣布,企业年金的“存量”部分要在2007年底之前规范为新的企业年金。具体如何操作,劳动保障部将在随后几个月开展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于明年一季度制定一个过渡性的指导意见,各地要制定具体的过渡方案。同时按照现行法规,社保机构退出年金管理经办。

老百姓的“养老钱”

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职工来说,养老金是他们退休之后的唯一收入,但这一收入并不丰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为698元,仅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534元的45.5%,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1200元的58.2%。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即职工退休后养老保险金占退休前基本工资的百分比)已有60%左右,但要减缓职工退休前后待遇出现较大落差,单纯依靠国家的基本保险是不够的。”

陈良表示,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年金的作用,使企业退休人员保持相应的生活水平。”

但对于企业年金,许多企业经营者和职员感觉比较陌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6年9月调查显示,企业经营者中知道企业年金的只有40%多,有1/3的企业主认为企业没有这个责任;许多员工将年金视为企业额外收取的费用,并没有看作是自己的补充养老投资;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也认为建立企业年金还不如直接向员工发放公积金或者奖金,以解决青年人购房、买车、子女教育等现实需要。

“通过建立企业年金和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可以将养老金的替代率目标在基本养老保险50%至60%的基础上提高到80%,这样退休之后的生活水平也不会和在职的生活水平落差太大。”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王一佳介绍,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基本社会保险、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保险是组成一个国家养老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在世界167个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中,有1/3以上国家的企业年金制度覆盖约1/3的劳动人口,丹麦、法国、瑞士的年金覆盖率几乎达到100%,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在50%左右。

目前,中国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已达4200万人,今后每年还将以300万人的速度增加。王一佳表示,对于这个越来越庞大的养老队伍,企业年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强化监管力度

       记者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截至2005年底,中国建立企业年金的各类企业(含原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企业)达到2.4万家,参加职工924万人,累计积累资金680亿元,资金量比2000年增长了256%,比2004年增长37%。

与此同时,中国迅速膨胀的企业年金在监管运营方面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2004年《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出台,第一次允许企业年金基金除银行存款、国债以外,可投资“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产品”,包括短期债券回购、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金融债和企业债、可转换债、投资性保险产品、证券投资基金、股票等。

但早在2003年,上海企业年金中心便大举进入股市,当年底,就现身于28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不仅仅是违规投资,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材料说,在很多地方,地方政府修路、建学校,甚至发工资缺钱时,都“首先想到挪用企业年金”。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8年以来,全国清理回收挤占挪用社保基金160多亿元,至2005年底还有10亿元没有回收入账,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运行涉及银行信托、证券、保险等多个领域,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监管的真空或者重复监管,就必须强化功能监管。”陈良说:“监管部门重在监督取得资格的机构依规运作,而不是拼争市场利益。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确保企业年金基金安全运营。”

同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还重申,禁止社会保险基金违规投资运营。要严格管理社会保险积累基金,除按规定预留必要的支付费用外,全部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在国家做出新的规定之前,一律不得进行其他投资”。目前,中国允许运营企业年金的机构有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

增值途径有待突破

据申银万国预测企业年金在今后每年新增资金将在800亿左右,到2010年,企业年金的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10年后将达到10,000亿元。

但运营增值是中国企业年金面临的另一个棘手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所属的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说:“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是个突出问题,买国债的回报率不到2%。以前,多采取银行协议存款,但随着老百姓储蓄率不断提高,银行对协议存款已缺乏热情。”

他指出,发达国家劳动者年轻时候建的个人账户,几十年后可能只有三分之一是本金,大部分是基金运营利润,因此企业年金关键是投资运营。

除此之外,资本市场是年金投资的另一重要场所。根据现有法规,企业年金计划投资于股票市场的比率将不能超过20%。假设一个年金计划的预期收益率为5%,目前的债券市场能够提供的收益率约为2%,“这意味着在股票市场上的投资必须达到10%以上的收益才能完成整个组合5%的收益,而在前几年股票市场表现不佳时,这样的要求是很难达到的。”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田仁灿说。

何平表示:“在资本市场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需要探索社保基金如何介入交通、电力、石油等高利润行业,或者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领域。”

但在现行法规苛刻的限制下,这一理想显然无法实现。王一佳也认为,中国的年金投资监管政策应遵循严格限制的思路,这与当前的资本市场发展状态相适应,为年金的投资安全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王一佳建议,可以考虑在资产类别不变的前提下,放松对货币市场工具的最低投资比例限制。企业年金的负债特征决定了较长时间内不会面临较大的支付压力,最低投资比例的规定不仅限制了基金资产的增值,并可能导致基金的资产负债无法有效匹配,从而带来一定的利率风险和再投资风险。

www.annuity.com.cn 2006-11-13 21:37:28 北京周报

标签:   企业年金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