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记者了解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三年过渡期已到期,自2014年1月起,不再按照新老办法对比计发,将完全按照新方法计算养老金。据介绍,职工参保缴费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职工养老金的水平与其本人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及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直接相关。缴费年限长、缴费基数高,养老金水平就高,反之则低。
今年起完全按照新办法计发
据介绍,过渡期主要针对的是少部分缴费年限短、缴费基数低的即将办理退休手续的参保人员,会出现其基本养老金水平与2010年底退休的同类人员相比养老待遇有所降低的实际情况。
三年过渡期是从2011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在过渡期内对于按新计发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仍低于按老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的,按一定比例发给补贴。2011年退休的,补贴额为本人新老计发办法对比计算的差额部分的80%;2012年退休的,补贴额为差额部分的50%;2013年退休的,补贴额为差额部分的20%。2014年以后退休的,不再加发该项补贴。2014年1月1日起,将完全按新办法计发养老金。
养老金涉及多个变量
按照规定,职工参保缴费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组成。职工养老金的水平,与其本人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直接相关,缴费基数高、缴费年限长,则养老金水平就高,反之则低。同时,养老金水平与职工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总额也是直接挂钩。
黄岛区社保部门的公共人员介绍说,由于企业职工未来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及缴费年限、平均指数等都是变量,所以衡量养老金问题只能是在当年就退休的假设情况下来讨论。
影响养老金的缴费基数是计算现值应当缴纳养老保险费比例的基数,对于企业职工来说,缴费基数最高不超过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300%,最低不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60%。平均指数则是各年度的“缴费基数/社会平均工资”的算数平均数。
■相关链接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怎么算
基本养老金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有相应的计算公式。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指数。(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份是根据退休年龄来规定的,退休越晚,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会越高。
(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实行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指数。
另外,退职人员退职生活费计算是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调节金组成。(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3)调节金=120元(只有1997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享受)。
标签: 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