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我们接到了社保诈骗电话……

2016-11-28 08:00:10 无忧保

  对公民信息造成巨大威胁的不仅仅是那些处在外围和末端的一般违法者,还有合法掌握信息资源的公职人员,正是他们利用职务之便向外非法提供或出售信息,成为许多侵犯个人信息违法行为的“源头”

  昨天下午,晶报办公区域内出现一件咄咄怪事:报社多名同事的手机和办公座机同时接到诈骗电话,称社保卡出现异常,可以拨打一个座机详细咨询云云。

  根据其中一名同事的描述,骗子自称是贵州省公安厅刑侦干警,称该同事社保卡的若干金额被人在异地转走,并煞有介事地提供了卡号、公文编号、报案通知单等“重要”信息——让该同事觉得难以置信的是,骗子报出的金额,恰好略低于他的卡内医保金额。如果不是巧合,只能说,骗子在打电话前,已经掌握了他的相关社保资料

  这年头,电话诈骗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就在几天前,深圳就有人接到一个称其签收的包裹内有毒品的诈骗电话,被骗去全部积蓄14万元。但是,一个单位的多名同事几乎在同一时间内,接到同样的诈骗电话,就显得过于蹊跷与诡异了,很难纯粹用概率来解释。

  毫无疑问,这些同事的社保信息被泄露了。问题是,它们究竟是通过什么途径层层转到骗子手中去的?近年来打击电话诈骗的呼声很高,包括完善从银行到通信运营商的监管,建立相关银行账户、通讯线路的快速查询渠道,使涉案赃款在第一时间内冻结等。但公众最为关注的还是,如何从源头上加大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加强对信息泄密行为的打击力度。在这个“陌生化”的社会中,当你得知自己的电话、社保、住址甚至家人资料等在内的“核心隐私”莫名其妙地掌握在他人手中,是不是一件想想都觉得后怕的事情?

  值得提醒的是,打击信息泄露也要体现“源头治理”的思路。去年4月,深圳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开展了大规模的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专案抓捕行动,在众多的战果中,“赵某平团伙买卖的房产信息来源于宝安国土局一名内部人员”尤其惹人注目。这样的案例印证了公众此前的一个判断:大量由国家机关掌握的公民信息往往被“内鬼”外泄,对公民信息造成巨大威胁的不仅仅是那些处在外围和末端的一般违法者,还有合法掌握信息资源的公职人员,正是他们利用职务之便向外非法提供或出售信息,成为许多侵犯个人信息违法行为的“源头”。

标签:   社保社保诈骗社保诈骗电话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