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103号)规定,2014年1月1日起全国将实行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递延纳税政策。为方便纳税人了解和掌握该政策,省地税局日前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一、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概念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层次,其中,补充养老保险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企业年金主要针对企业,是指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0号)等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职业年金主要针对事业单位,是指根据《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试行办法》(国办发[2011]37号)等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递延纳税的概念
所谓递延纳税,是指在年金缴费环节和年金基金投资收益环节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将纳税义务递延到个人实际领取年金的环节。
递延纳税政策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即只要是2014年1月1日之后缴付、领取年金的均按照此规定执行.
三、递延纳税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在年金缴费环节,对按国家规定的单位缴费部分,在计入个人账户时,个人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个人缴费部分不超过限额标准的,暂从个人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单位和个人超过规定标准缴付的部分,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代扣个人所得税。
(二)在年金基金投资环节,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分配计入个人账户时,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三)在年金领取环节,个人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领取的年金,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四、年金的单位缴付部分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标准
对于企业年金,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规定,企业缴费每年不得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
对于职业年金,根据《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试行办法》的规定,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最高不超过本单位上年度缴费工资基数的8%,且不能超过本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分配额的3倍。
五、年金的个人缴费部分在税前扣除的标准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缴付年金的个人缴费部分,在不超过本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的4%标准内的部分,暂从个人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其中,个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不得超过参保者工作地所在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
标签: 职业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