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高西庆:社保难题影响中国经济

2016-12-20 08:00:09 无忧保
【导读】:李克平(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部主任)高西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加剧了中国的社保难题,它对中国经济有着深远影响。社保难题首先影响的是储蓄率。我们先来看所谓中国的高储蓄率。根据今年6月份世界银行的一份分析报告,基本


    李克平(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部主任)

    高西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加剧了中国的社保难题,它对中国经济有着深远影响。

    社保难题首先影响的是储蓄率。我们先来看所谓中国的高储蓄率。

    根据今年6月份世界银行的一份分析报告,基本结论是中国的储蓄率在1980年代的时候是35%,在1990年代到2001年是世界上最高的。

    这种高储蓄率可以分解为家庭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核心是中国的家庭储蓄率处于世界最高水平。家庭储蓄为什么高?人民银行的储蓄动机调查发现,从2000年以后,中国居民的储蓄意愿或动机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社会保障有关的动机,包括养老和医疗。

    家庭储蓄高有什么影响?储蓄作为经济增长的一种资金来源,通常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和要素。中国的高储蓄在过去对经济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从1997年之后我们告别了过去的短缺年代,内需的扩张应该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那么此时高储蓄的作用已经倒过来了。所以,推进社保,包括减少大家预防性的储蓄动机,把储蓄调下来把消费推上去,这是不同时代的不同目标。

    最后来看人口结构、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这个问题,理论上的看法比较清楚,但实证分析证明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并不能对理论结论给予足够的支持和证明。比如理论上现收现付制对于国民储蓄具有减少的功能,而积累制具有增加的作用,因为它是强制性储蓄,即使你想消费掉也不行,老板直接代扣掉。但是实证的结果并不完全这样。我们觉得可以解释的答案是,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互相作用的结果,有很多互相抵消掉的因素,理论的一些观点是成立的,只不过现实中被另一些因素抵消掉了。

    第二,这涉及到全国社保基金的问题。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做实个人账户对将来的储蓄或者说经济会有什么影响。从事实来看,个人账户上的钱被拿去弥补统筹账户的亏空,现在拿出来单独做实,政府就要弥补支付,实际上会减少政府储蓄,增加个人储蓄。

    但是,到这里问题已经不完全只是对储蓄的影响,对整个经济有重要影响的一个问题是,个人储蓄和公共储蓄谁的效率更高?这背后是这些储蓄如何转化为投资机制的问题,养老基金强制性的积累和公共储蓄或者公共支出如何运作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

    企业年金已经开始运作,个人账户在全国将要逐步做实,都面临着一个投资运作的问题。今天,正在投资运作的全国社保基金大概是全国投资政策最宽的一个机构投资者,而强制性积累的这笔基金能否有效发挥作用需要市场和投资管理作为支撑。因此它对整个经济的作用,取决于它的运作管理模式和市场的关系。但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可能先有市场发展,后有所谓基金的发展。最成功的互动典型当属智利,而在世界资本市场上,三分之一的资金是养老金。

(本文研究由高西庆、李克平共同完成,李克平阐释。本报记者肖华根据录音整理,有删节,未经作者审核)

2006-01-12 17:18:31来源: 南方周末(广州)

【作者:高西庆、李克平】  【出处:南方周末】

标签:   社保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