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科学发展共建和谐 我国社保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2017-01-25 08:00:01 无忧保
【导读】: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国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工作的力度,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劳动保障事业改革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亮点。 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国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工作的力度,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劳动保障事业改革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亮点。

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日渐扩大

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不仅要让更多的人拥有社会保障,还要确保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2006年,是我国近年来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进展最快的一年。据统计,到2006年底,我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8649万人、15737万人、11187万人、10235万人和6446万人。与上年相比,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四个险种参保人员增幅都在1000万人以上,工伤保险成为第四个覆盖人数超过1亿人的险种,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也是近5年来增幅最高的。基金收入和结余保持快速增长,全年五项基金总收入8517亿元,同比增收1549亿元,增长22.2%,基金累计结余达到8006亿元。

与此同时,继续保持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到去年底,已保持了连续36个月基本养老金发放无当期拖欠的成果。2006年全国共发放养老金5011亿元,其中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4421亿元,同比增长26.5%。在离退休人员不断增加以及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较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全国已连续3年实现基本养老金发放无当期拖欠。为支持确保发放工作,全年中央财政共补助774亿元,是近年来补助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同期,全国支付医疗保险待遇1275亿元,工伤保险待遇66亿元,生育保险待遇38亿元。

在继续做好东北三省试点工作的同时,天津等八个省市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开始启动;在东部七省市启动了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得到更好发挥,并就加强失业调控和做好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一些省市开展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为完善制度积累了有益经验。同时,各地正在逐步建立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与此同时,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基本完成,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建立。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城市低保的补助资金136亿元,比上年增加24亿元,各地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城市低保补助水平。在农村,目前已有25个省(区、市)、2133个县(市、区)初步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509万农民享受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另一方面,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稳步推进。截至2006年底,全国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共有2833万人,占企业退休人员总数的68.8%。各地不断拓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内容,加强退休人员档案管理,通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为退休人员报销医疗费用,部分地区还为移交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受到参保人员欢迎。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大幅提高

养老保险金是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

2006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职工基本养老金大幅度提高,大大减轻了企业职工的后顾之忧。

2006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规模调整工作全部到位。完成了个人账户规模由11%到8%的调整。个人账户基金完全由职工个人缴费形成,为实施计发办法改革和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奠定了基础。各地根据国家政策统一了法规。明确了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统一为20%,缴费基数统一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这有利于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缓解资金收支矛盾。一些省市采取了5年左右过渡到位的做法,许多省份加大了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力度。

新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开始实施,进一步强化了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基础养老金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上不封顶,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体现了多缴多得的激励约束机制,得到广大参保职工的认可。同时,确保了新老办法的平稳过渡和合理衔接,保证了改革的顺利实施。

按照中央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总体安排,2006年,全国共有3966万企业退休人员增加了养老金,是历年来增长幅度最大的一次,比2005年底增长了23.7%。各地在调整中主要对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和部分退休早、养老金相对偏低的企业退休人员适当予以倾斜照顾,这次调整共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支出678.4亿元,占全年基金支出的15%左右。安徽、湖北、湖南、吉林、内蒙古、江西6省区地方财政增加专项补助25.36亿元。

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显著

农民工是近年来我国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的就业和劳动保障工作涉及数亿农民的切身利益。2006年,农民工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按时足额拿到工资,是农民工最关心的问题。2006年,我国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和督查工作,与往年相比,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举报投诉案件呈下降趋势。全国建立工资保证金制度的省份达到27个,从源头上解决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农民工劳动合同工作也取得明显进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使更多的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了规范的劳动合同。与此同时,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逐步展开,各地全部取消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限制性、歧视性规定,农民工的就业环境进一步改善。

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也是农民工的迫切需要。2006年,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人数大幅增加,有关部门实施了高风险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平安计划”,94家国有重点煤矿除1家破产外全部参加了工伤保险,一些产煤大省的大中型煤矿已基本实现全部参保。截至2006年底,有2538万和2367万农民工分别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分别比上年底增加1286万人、1878万人。(杨国民)

温家宝强调:要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温家宝说,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支出2019亿元,比去年增加247亿元。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做实个人账户扩大试点工作。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抓紧研究制定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特别要做好外资、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

   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加快劳动保障事业改革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国不断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劳动保障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06年是我国实施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的第一年,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突破。据初步统计,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是15年来最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5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呈稳中有降态势。

科学发展建和谐 我国采取措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雷敏、邱红杰)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但专家表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体系尚不完善: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比较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处在探索阶段;生活困难需要救助的城乡贫困人口社会救助的范围比较小;福利社会化面临着繁重的改革任务;全社会慈善意识还比较薄弱。

2007-03-11 09:22:14来源: 经济日报

标签:   社保社保体系社保体系建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