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罗湖区:劳动关系调解工作“两降两升”

2017-02-21 08:00:01 无忧保
【导读】:社保频道提供罗湖区:劳动关系调解工作“两降两升”有关的信息,核心提示新中国华诞在即,深圳各条战线都在奋力拼搏,力争以卓越成绩向国庆献礼。作为深圳最老的城区,罗湖区不仅在经济社会文化。

核心提示

新中国60华诞在即,深圳各条战线都在奋力拼搏,力争以卓越成绩向国庆献礼。作为深圳最老的城区,罗湖区不仅在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更构建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大局。今年头8个月,辖区劳动关系调解工作呈现出“两降两升”良好态势:劳资纠纷和劳动集体上访分别下降14.29%和6.14%,信访调解率和劳动仲裁调解率分别上升1.34%和129%;促进3884人就业,完成全年促进任务的92%,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

不为成绩所累,不断增添服务内容

罗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和就业问题,区委书记刘学强、区长鲁毅曾多次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乐业是民意所归,也是保稳定促和谐的核心内容,必须举全区之力,解决好老百姓的生计和社会稳定问题。根据这一指示精神,罗湖区劳动系统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手段,让辖区居民真正“无业有业,业者乐业”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全年辖区企业未发生过因劳资纠纷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区劳动局因此荣膺“深圳市基层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面对成绩,罗湖区劳动系统没有满足,而是再接再厉,再创辉煌。据分管劳动工作的副区长张斌介绍,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服务年”的工作部署,今年初罗湖启动了“深入企业送服务”活动,一方面开展“十、百、千、万”活动,具体说来,组织“十”场以上户外劳动普法宣传活动,“百”场以上劳动普法培训班,活动覆盖“千”家以上企业和“万”名以上劳动者。目前实际完成户外宣传19场、培训班61场次,覆盖企业1905家,受益的企业经营者4000多人,受益员工10万多名;另一方面,派出20个工作组深入辖区企业送服务,目前已登门拜访重点企业621家次,电话联系重点企业1237家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273个,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扫清了障碍。

为了实现用人单位依法经营,劳动者依法维权,劳资关系和谐稳定的双赢局面,罗湖区劳动系统专门组织一线工作人员,编写了《用人单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指引》和《劳动者依法维权指南》,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罗湖区劳动部门又编写了《共同应对金融海啸罗湖劳动为您服务》宣传手册。在人大代表的一次视察中,深圳市爱迪尔珠宝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新武深有体会地说,区劳动部门的普法宣传活动,为公司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优秀的和谐共赢团队奠定了法律基础;深圳市八马茶业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清标也介绍说,该公司接受普法宣传后,依法制定修改了规章制度,建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人才队伍得以稳定,使企业在不利的经济环境下赢得了生存和发展的主动和先机。

《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集体合同。在罗湖区劳动系统的努力下,过去一年,罗湖辖区共有6172家企业与员工签订了集体合同。在此基础上,罗湖区今年又有1110家企业与员工签订集体合同,涉及员工2.7万余人,使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也成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基石。

订单式培训也是罗湖区今年推出的一项旨在帮助应届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的新举措。他们针对求职人员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客观情况,开展了“以培训促就业”活动,探索“订单式”培训模式。该举措推出后,已成功促进25名大专以上毕业生顺利就业,还有30名正在接受培训。得益于此项举措的大学生曾瑞华告诉记者,她非常感谢罗湖区劳动部门的这一创新之举,为其迈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今年以来,罗湖区还大力营造创业的良好氛围,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成功举办了7场“创业项目进社区”活动,向辖区失业人员推荐150个创业项目,通过项目推荐、培训指导、跟踪服务等专业化服务,促进13名失业人员成功实现创业,并带动32人实现就业。

不为视野所限,不断创新管理手段

近年来,如果说罗湖区的劳动关系日益和谐,这无疑与该区不断创新劳动管理和监察手段,建立劳动关系矛盾调解中心和“两横一纵”的联动调解机制有关,通过上述机制,及时化解了辖区的劳资纠纷。

记者了解到,罗湖区于今年初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区和街道两级劳动关系矛盾调解中心,调解中心横向整合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区劳动局各科室调解资源,纵向整合区、街道、社区三级调解网络,形成了“两横一纵”调解模式,着力通过调解手段快速、便捷、有效、低成本化解劳资纠纷。通过两级调解,今年头8个月,辖区的重大劳资纠纷同比下降14.29%,矛盾在基层得到有效化解,劳动集体上访的情况也下降了,在5月8日召开的“全国部分省市贯彻落实《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调解工作现场会”上,“罗湖经验”得到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领导和与会代表的肯定。

外来务工人员小袁遇到的劳资纠纷就是在区级劳动关系矛盾调解中心得到解决的。据悉,今年24岁的小袁原是罗湖区某港资服装企业从事采购工作的员工,去年底,公司突然以个人条件不符合工作要求为由,将其辞退,并要求他3日内离职。小袁随即向公司提出应获得相应经济补偿的要求,但被公司拒绝。

万般无奈之下,小袁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来到罗湖区劳动关系矛盾调解中心,当日负责接访的劳动局局长邹永雄接待了他。了解到小袁的情况后,邹局长当即向小袁承诺,一定尽力帮他解决问题,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

调解中心工作人员立即与小袁所在公司联系,约见公司相关负责人前来调解中心调解。在工作人员详细剖析法律事实的基础上,经过耐心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公司负责人当场向小袁支付调解款项3900元。记者了解到,类似的情况每天都在调解中心上演,今年前8个月经调解中心协调处理的案件达到2840宗,成功调解2565宗,调解率达90.32%。

劳动监察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则是罗湖力推的另一项基础性工作。据了解,罗湖区率先在全市开展劳动监察网格化信息化管理,进入数据库监管的企业达五万多家,约占全市数据库中监管企业的三分之一,基本实现了对辖区企业劳动关系的动态掌握。此外,将日常巡查工作常态化,监察员每月到辖区重点监控企业进行巡查,及时了解企业的劳动关系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据罗湖区劳动监察中队负责人彭立东介绍,今年头8个月,罗湖区共检查了394家用人单位,涉及员工2万余名。针对部分用人单位存在明显违规行为,罗湖区劳动监察部门发出劳动监察整改指令书212份,对265家企业立案查处,对70家违规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有效遏制了企业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此外,罗湖区还按照《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规定,及时将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企业在《深圳信用网》上披露。今年头8个月,罗湖辖区共有64家违规企业在该网站曝光。从诚信角度处罚违法违规企业,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也对其他企业产生警示作用。

司法联动则是罗湖区劳动系统处理劳资纠纷的另一创新手段。据介绍,目前罗湖区已建立起完善的劳动关系预警、应急体系,一旦发生劳资纠纷,劳动、街道、维稳、公安等部门会立即进行横向联动,充分发挥各部门在处理劳资纠纷方面的作用。

不为艰难所惧,不遗余力解决就业

岗位开发是就业工作的核心,没有岗位,就业工作就是无源之水。为此,罗湖区劳动部门不为视野所限,大胆创新,紧紧抓住岗位开发这一核心,利用罗湖物流、珠宝等支柱产业优势,拓展岗位开发空间,利用重大项目建设,增加就业岗位。通过上述举措,罗湖区去年促进就业9931人,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的136%,96.4%的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远远超过80%社区达标的任务。今年头8个月,罗湖已完成全年促进就业任务的92%。

据邹永雄介绍,今年以来罗湖区举行各类招聘会达到73场,辖区近7900家企业提供了10万多个岗位,近4万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40来岁的邝女士是一位就业困难人员,她感激地说:“如果不是罗湖区政府把岗位送到社区,像我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呢?”邝女士找到的是一份在超市担任文员的工作,虽然工资不算很高,却能满足她日常生活的最基本开支,因此她对这份工作格外珍惜,她由衷感慨地说:“我从内心感谢政府解决了我的生计。如果超市不炒我,我会一直做到退休!”

值得一提的是,罗湖区还对辖区未就业的98名原工程兵子女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帮扶力度,目前已成功促进74人实现就业。通过开办网上创业培训班,使4名原工程兵子女在网上开店,成功创业。

为解决企业“招工难”和外来工“就业难”的两难局面,罗湖区今年率先在全市开发建设了“罗湖人力资源网”,该网站每天将800条有效岗位信息传送到街道、社区,方便辖区失业人员就地就近择业,在“服务企业、促进就业、维护稳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为了稳定农民工就业,罗湖区今年初推出了稳定农民工就业的十大举措,如出台农民工利好政策,从政策上保护辖区企业和农民工利益;为农民工搭建求职平台,提供免费服务;开展“一对一”就业援助活动,优先推荐农民工就业;积极预防劳资纠纷,维护农民工利益;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导诉服务,帮助农民工正确维权等十大举措。据悉,这些举措推出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正是这一项项喜人成果,组成了罗湖区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的又一份特殊礼物。

标签:   劳动关系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