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在建保障房项目。
深圳市最新发布的相关文件指出,保障对象将从户籍低收入家庭扩大到户籍无房家庭,从户籍住房困难家庭向非户籍住房困难人才家庭延伸
深圳的保障房门槛,今后将大幅下降:深圳户籍的无房家庭、外地在深圳的住房困难人才家庭,今后都将可以申请。
新快报记者昨日从最新一期深圳市政府公报获悉,《深圳市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创新纲要》(下称“《纲要》”)已获深圳市政府批准予以发布。《纲要》指出,深圳保障房的保障范围将从户籍住房困难家庭向非户籍住房困难人才家庭延伸,并且创新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筹集方式,由新供建设用地建设保障性住房转变为盘活存量土地、城市更新配建等方式为主建设保障性住房,当中还包括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非农建设用地和征地返还用地以及城中村的自建楼等。
●亮点一
保障范围扩大
非户籍住房困难人才家庭有望申请公租房
《纲要》指出,在全面实现户籍低收入、低保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将住房保障对象从户籍低收入家庭扩大到户籍无房家庭,从户籍住房困难家庭向非户籍住房困难人才家庭延伸。具体思路则表现以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解决户籍无房家庭住房困难,以公共租赁住房、租房补贴解决非户籍人才家庭住房困难。
此外,建立和完善以公共租赁住房和安居型商品房为主,以货币补贴为重要补充的住房保障方式,合理确定“租售补”比例关系。具体表现为减少直至停止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供应,逐步建立安居型商品房配售体系,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将廉租住房统一纳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体系,逐步实现以租为主,在实物配置难以满足需要的情况下采取货币补贴方式,充分挖掘利用社会存量住房,满足不同住房保障对象的多样化需求。
●亮点二
盘活存量住房
统建楼或转为公租房纳入保障房体系
在盘活存量住房的条款当中,《纲要》明确指出,鼓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利用非农建设用地和征地返还用地等存量土地,采取自主开发、合作开发等方式投资、建设和运营公共租赁住房。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纳入政府统一监管并按照政府指导租金出租的公共租赁住房,政府指导租金与市场租金的差价由政府予以适当补贴。
此外,研究探索通过征收、租赁、收购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集资房、“城中村”自建房或没收违法建筑等方式,拓宽保障性住房筹集渠道。加快历史遗留政策性住房房改审批及产权登记处理工作,加大清理盘活机关事业单位自建住房及其他存量住房力度,提高存量住房的使用效率。
●亮点三
切断上市后路
新售出保障房转让只面向在册轮候家庭
目前,深圳正在建立保障性住房轮候制度,对符合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统一纳入轮候库,轮候时间控制在3至5年。下一步,深圳将实行保障性住房有限产权制度,保障性住房在规定年限内不予批准取得完全产权。对已售出的经济适用住房,达到规定年限经批准取得完全产权并转让的,政府收取不低于50%的增值收益。
《纲要》还指出,逐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内部流转机制,实行内部循环、封闭运作。对新售出的保障性住房,买受人需转让的,应面向在册轮候家庭出售。
■分析
参与制定《纲要》的深圳市住房研究会政策法规研究部部长董远智认为
对深圳房价影响可能不明显
“在十二五期间,深圳会推出21万套的保障性住房,这么大的投入力度,可以消化掉一部分的住房需求,而这些住房需求都是刚性需求。”参与制定《纲要》的深圳市住房研究会政策法规研究部部长董远智分析说,保障房的大投入,加之《纲要》出台的利好消息,深圳还将逐步出台根据《纲要》制定的各项具体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会将《纲要》里面的一些内容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作出规定,在彻底压缩了保障房的利润空间后,将会彻底反映住房的需求。”
目前深圳房价高企,董远智认为,尽管保障房可以消化掉部分刚需,但对房价的影响或许不会太大。“因为房价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它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刚需的需求,但却无法缓解投资的需求。”
■现状
去年下半年楼价开始回升
业界料今年均价稳超两万
深圳房价之高全国出名,在2011年史上最严调控出台之前,深圳的新房和二手房的全市均价早已突破2万大关,但在2011年最严调控的控制下,深圳当年的新房均价跌至17000元/平方米左右。然而这一情况在去年下半年开始改变,记者从去年的数据发现,2012年全年深圳二手住宅成交均价22827元/平方米,截至去年年底,从深圳188个样本楼盘的成交均价来看,深圳二手房均价距离深圳二手房均价历史最高的2011年5月时只相差1.81%,这意味着在2013年深圳整体楼价预期上涨的趋势中,深圳二手房价将在今年冲击并有望创造深圳历史最高二手房均价。而在去年深圳房地产市场筑底、回暖阶段完成后,今年各家中介普遍预测深圳新房市场将有所温和上涨,深圳中原就已预测深圳今年新房均价将上涨10%—15%,并稳居2万元以上。
■看法
价格固然重要
选址也应改善
对于《纲要》的出台,目前许多正在深圳沉浮的无房一族表示欢迎,对于《纲要》中提及的保障范围的扩大、安居房和公租房的具体指引,许多市民都表示“政策终于能够真正惠及到需求人群”。
“安居房和公租房的价格都要比市场价低很多,尤其公租房还分了三个档次,根据不同人群来实行不同的租赁价格,我觉得这个方法很科学。”接受采访的王先生说。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保障房的申请问题以及选址问题仍是市民们的心头大患。“你看建立这个轮候制度,安居房和公租房都要进入轮候,很可能一轮就轮3到5年,没办法解决眼前的住房困难问题,没法立竿见影。”在罗湖上班的韦先生说。
在福田工作的陈小姐则表示,保障房的选址和配套问题是决定其能否真正解决住房困难问题的关键。“你看现在的保障房,很多都建在关外一些荒凉的地方,连公交都没几辆过去,根本就不方便,怎么住人?如果保障房的选址和配套上来了,才真正能够吸引市民去申请。”
标签: 申请公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