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放飞春天的希望


春天的脚步近了,各地代表委员奔赴北京,共赴 “春天的约会”。今年是 “十三五”开局之年,改革进入深水区,人们最希望在两会上听到人社领域哪些工作的讨论?
两会召开前夕,本报所属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微信集群面向广大网民,推出两会人社热点话题关注度调查。在收入分配改革等16个热点话题中,关注度排名前10位热点话题为: 异地就医结算、 收入分配改革、统筹城乡居民医保、 养老金 “双轨制” 改革、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老了去哪里养老、 “全面二孩”下的社会保障、 渐进式延迟退休、 高校毕业生就业。
关注未来养老生活
随着人才流动加快及异地居住的退休老人越来越多,相伴而生的是,异地就医费用怎么报销才方便? 连续11年增长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以后会不会持续涨下去, 涨多少? 等自己到了60岁, 退休年龄如何延长? 这些话题列入网民最关注的前10个话题中, 透露出网民对未来养老生活的极大关注。
为减少异地就医时的垫支和费用报销时的跑腿, 人社部等3部委在2014年发文,列出了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的时间表:2015年,基本实现地市和省 (区、 市) 范围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2016年,将全面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目前, 我国已有31个省建成省级结算平台,22个省基本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正在向我们走来。
退休人员养老金11年连增, 是我国经济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重要举措。养老金怎么涨,关乎退休老人的钱袋子。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随着规范的调整机制建立,人们对自己的养老金水平,心里会更加有底。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现在执行的法定退休年龄已不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延退乃大势所趋。从最开始提出时有人强烈反对, 到现在人们对延退的态度愈加理性,态度的转变源于相关部门稳健的节奏把握以及科学、 人性化的制度设计。 2月29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延退已经有了征求意见方案,今年将公布。
改革是为了更加公平
改革国企高管薪酬体系,消除不合理收入差距; 改革养老金 “双轨制”,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缴费参保。完善制度体系,调整利益格局, 在这些 “险滩” “深水区”,改革能顺利推进,源于中央对公平公正这一发展理念的笃信力行。
收入分配改革,涉及公平与效率二者关系的把握。 “十二五”期间,我国收入分配秩序逐步规范,最引人注目的非央企高管限薪莫属。 2015年1月1日, 《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实施,央管企业负责人的不合理薪酬得以降低,这一举措对消除两极分化起到积极作用。与此同时, 最低工资标准普遍上调。 截至2015年12月28日,27个省 (区、市)和深圳市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约14%。
我国收入分配的未来之路是什么样的?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我们听到一个很强的音调:公平。建议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2015年我国在公平之路上的另一举措,就是消除养老金 “双轨制”。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一样,统一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办法,待遇水平与缴费挂钩。
维持多年的 “双轨制”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是我国社保制度由不成熟到成熟经历的一个阶段。随着社保制度不断深化改革, 打破 “双轨制”, 建立统一、 公平的社保制度是必然之路。 推进并轨, 更加公平,坚定了人们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信心。
企业高管与普通职工的不合理收入差距要消弭,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要并轨,同属 “公平”范畴的改革, 还有统筹城乡居民医保。 1月12日,《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 发布, 就整合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提出明确要求。
城乡居民参加一套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结束目前的二元分割,是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成熟、定型的标志,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内涵之一,也是践行 “十三五”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
民之所想, 关乎中国未来发展的走向。在2016年 “两会” 上, 代表委员围绕这些民生热点, 定会不负重托, 积极建言献策,奉献智慧,绘就美好的发展蓝图,放飞春天的希望。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