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规模扩大 缴费档次提高


记者面前,82岁的湖北老农程海淍笑了。
“现在70元钱了。” 他一字一顿地说道, “政策这么好, 我还想多活几年。”
今年年初,人社部、财政部发出通知, 从2014年7月1日起, 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人每月55元提高至70元。1.4亿多名城乡老年居民及其家庭直接受益。
程海淍一辈子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如今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老年保障。
多地自行提标全国平均养老金超百元
此次首次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各地人社部门抓紧落实, 到目前已基本发放到位。
据统计,有27个省级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552个县级政府, 在全国最低标准之上增加了基础养老金。 全国城乡居民养老金平均水平超过100元, 比试点初增长近1倍。
河北省为待遇领取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元基础养老金, 面对近千万名待遇领取人员, 省财政每年需要增加支出5亿多元。
四川省从2014年1月起, 每年自筹资金约6.6亿元, 将1122万名城乡居民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由55元提高到60元。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财政增收困难……全国大部分地区面临同样的新形势。
河北省人社厅副厅长肖兰成坦言: “虽然这次提高标准幅度不大,但在我省当前经济背景下实属不易。”
完善激励机制多缴长缴可多得
多缴才能多补、长缴才能多得,这样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2014年, 全国人均缴费水平达216元, 比上年增加25元, 其中选择300元档次缴费人员占比从2%提升到8.3%。
激励机制成效初显的背后, 有政策的积极引导。
浙江省设立了缴费年限养老金项目,将待遇水平和缴费年限挂钩,按缴费年限分段累加增发月养老金:缴费5年以下的每年1元, 6年到10年的每年2元, 11年到15年的每年3元,16年以上的每年5元。
成效初显的背后, 亦有顺势而为的改革。
山东省提高居民参保缴费档次,将除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以外的缴费标准, 统一设为每年300元至5000元11个档次, 参保人员自主选择缴费档次, 按年缴费, 多缴多得。
2012年, 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46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755元, 居民具备一定的缴费经济基础。
“提高缴费档次的规定已经实施两年, 总体来看运行平稳、 效果良好。”山东省人社厅副巡视员孙德平表示, “基金规模迅速扩大, 群众得到实惠,各级政府满意。”
高投入会有高回报。 全国联网数据显示, 选择较高档次缴费的人员,养老金水平明显高于选择较低档次的人员。 领取待遇人员中近3550 万人有个人账户, 占比24.2%, 比上年增长1倍多, 而且待遇水平每月高出无个人账户人员30多元。
经办机构下延足不出村办业务
过去, 最基层的社保经办机构一般设置在区县。 随着城乡居保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经办服务机构迅速向下延伸, 亿万城乡居民足不出村就能够办理养老保险事务。
河南省所有县、 乡镇按照每万名参保人员配备1名专职人员的要求, 全部建立了经办机构, 县乡工作人员达到1.2万人。
在抓好县乡平台建设的同时,河南省努力把人社服务向基层延伸,向村级扩展, 在所有行政村、 社区都配备了协办员, 部分市县建立了村级人社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2010年以来, 先后5次下拨基层专项工作经费3000余万元, 其中2014年下拨800万元, 扶持基层建立人社服务机构。
自2009年新农保试点以来, 城乡居保险制度建设已经走过6年历程。 “过去成就显著, 未来任务更加艰巨。”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说,“我们要立足经济发展新常态, 继续深化改革, 推动城乡居保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