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让缴费基数更贴近实际收入水平

2017-03-12 08:00:01 无忧保
  缴费基数充分体现了个人工资水平、 工资构成   记者:在确定企业和个人参加社会保险的缴费数额时,缴费基数是一个关键指标。请介绍一下国际上确定缴费基数都有哪些方法?   赵永生: 国际上一般以劳动者个人的工资总额作为社会保险参保缴费基数。   美国的社会保险缴税和待遇基数以特定年份为基准, 根据立法规定的既定公式, 随全国平均工资指数确定正常调整机制。 2015年的社会保障缴税基数为118,500美元, 若年工资收入低于118,500美元, 则雇主和雇员分别按照实际工资的6.2%计算; 若年工资总额高于118,500美元, 则以118,500美元缴费, 超过部分不缴纳社会保障税。   新加坡以公积金会员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 英国以国民的工资月收入总额或周收入总额作为全民保险的缴费基数; 日本则根据劳动者的收入制定 “标准报酬月额”,劳动者以此为依据, 确定自己的工资总额在 “标准报酬月额” 中所处的等级, 再乘以相应费率得出应缴纳的数额。   国际上尤其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 由于收入工资化、 货币化程度高, 实际缴费工资总额与劳动收入相差不大。   记者:以社平工资或者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基准来确定基数会有哪些不足?   赵永生: 社会平均工资通常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全部职工工资总额除以这一时期内职工人数所得的平均工资。而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统计范围, 很显然不包括私营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 以这两者来确定缴费基数, 可能会带来以下问题:   第一, 难以体现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 社会平均工资以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为统计对象, 以此确定缴费基数, 不能更好地体现不同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 一些国家在确定缴费基数时, 注重体现个体收入的差距。 日本 “标准报酬月额”由各地区制定的年度保险费额表确定, “标准报酬月额” 分为不同等级, 以体现不同收入者之间的缴费水平。 如北海道今年8月公布的最新保险费额表,将上限为1,175,000日元的 “标准报酬月额” 划分为47个等级, 若雇员个人报酬月额为63,000日元以下, 则相对应的标准月额等级为1, 等级1的 “标准报酬月额”为58,000日元, “标准报酬日额”为1,930日元。   第二, 难以区分工资构成。国际上工资总额一般都由固定工资和非固定工资两部分组成, 两者的支出周期以及在工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都不同, 而以社会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则无法体现这一差别。   针对工资构成的这一特性, 部分国家在计算缴费时, 两部分工资构成分别运用不同的计算公式。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将作为缴费基数的工资总额分为普通工资和补充工资, 普通工资是指可以当月确定或缴费之前可以按月支付的工资; 补充工资是指不能明确按月计发的工资, 如年终奖金等, 补充工资的金额按年度计算, 雇主需要根据雇员每月的普通收入来预估本年度的补充工资。   第三, 难以将自雇人员纳入其中, 限制了社保扩面。 以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不利于计算自雇人员的工资总额。 在美国, 若自雇人员的收入低于缴税基数, 则需缴纳实际收入的12.4%作为社会保障税, 若收入高于缴费基数, 则按照缴税基数计算。 如 2015 年的缴费基数为118,500美元, 则自雇人员最高需缴纳7,347美元的社会保障税。 参加医疗保险时, 自雇人员若收入低于全国缴税基数, 则按照实际收入的2.9%缴费, 收入高于这一基数时,则按照缴费基数的2.9%缴费。   第四, 难以照顾低收入企业和个人, 不利于制定保护弱者的缴费政策。   社会平均工资体现的是全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和生活水平, 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体现的是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工资水平和生活水平, 若以此为标准, 则难以有效地制定保护低收入者的政策。 而根据劳动者个人收入, 却可以制定灵活的保护政策。 英国根据不同收入段设定了相应的缴费率,同时对低收入人员有 “视同缴费”的规定, 如在第一类国民保险中,每周收入在111英镑到153英镑之间的雇员, 雇主和雇员均免除缴费; 每周收入超过805.01英镑的雇员, 则雇员缴纳收入的2%, 雇主缴纳收入的13.8%。   让劳动收入更加工资化、货币化   记者:根据国际经验, 如何让参保缴费基数的确定更合理、更贴近实际?应该以什么样的统计口径才能更真实地反映包括中小企业就业人员在内的所有就业人员的实际工资水平,从而促进参保?   赵永生: 根据国际经验, 应该让劳动收入更加工资化、 货币化,实际工资更加贴近货币工资。   首先, 应该建立正常的工资总额调整机制。 如美国根据全国平均工资指数调整社会保险缴税基数与待遇基数, 而全国平均工资指数是美国根据其积累多年的工资数据库经过精算得来的。 这样可以实现社会保险缴费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其次, 区分工资构成。 除以上所说的新加坡做法之外, 日本也在计算工资总额时注重固定工资和非固定工资的区分。 一般而言, 固定工资在不同企业之间的差距较小,而非固定工资的差距较大。 在计算工资总额时, 两者分别运用不同的公式计算, 既防止减少工资总额的计算项目, 又更为公平合理。 这或许是解决目前以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给私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负担的有效途径。   最后, 细分收入群组。 英国、新加坡和日本都划分了细密的收入段, 任一收入段的人群均依照相应比例、 相对公平地参保缴费。 对于低收入者, 英国、 日本和新加坡均设置了免缴部分, 美国的低收入者也相应缴纳更低的社会保障税款。 这种通过划分细密的收入段来确定缴费数额的办法, 可以避免加重企业和个人的缴费负担。

标签:   缴费基数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