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困惑

2017-03-18 08:00:01 无忧保
  上世纪90年代,世界银行曾总结智利养老金改革的经验,极力推动系统性改革,系统性改革盛极一时。但进入21世纪特别是阿根廷金融危机之后,系统性改革遭受巨大质疑,最后世界银行也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在过去10年中,养老金改革彻底陷入了一种全球性的困惑。”他说。   不过就系统性改革而言,还面临转制成本的问题,而这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但财政是否有钱,是否愿意出这笔钱,这是个问题。另外,即便是学术界,在改革理念上也没有共识,例如到底要不要坐实个人账户等。   着力点在哪?   面对养老金缺口,很多专家曾建议通过延长退休年龄、加大国有资产划拨社保的力度等方式来弥补。   延迟退休,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能享受工资增长带来的好处,即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大,养老金则越高。但延迟退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金账户亏空问题。王桥曾表示,划拨国企收入补充养老金储备、加快社保基金进入股市等办法要同时并举。   对此,张熠却持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延迟退休非常必要,但不如采用灵活退休,可前可后,即赋予一种选择权,“事实上我们在制度上已经预留了接口。不过制度设计中可以对提前的多一点惩罚,对延迟的多一点鼓励”。同时,他告诉记者,可以利用现有资金部分坐实个人账户并私有化,另一部分则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而未来逐步扩大个人投资范围,和企业年金、递延型税收储蓄等合并。   早先有学者表示,要增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使有限养老保险基金迅速增值以应付老龄高峰时养老金的支付,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而更重要的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可随时流动的养老金动态管理制度。   张熠也认为,应尽快理清基金统筹层次和管理层次,建立中央清算体系,方便流通。至于基本养老保险方面。他称,机关事业单位要与企业接轨,但职业年金应体现其工作特点,不必求同。   需要注意的是,在养老金制度并轨改革过程中,也应避免产生新的社会不公。比如,要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尤其是农民、企业工作人员等群体的利益,对收入不高的农民、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员工,在养老金制度改革上,要多给予财政扶持与照顾。另外,在养老金标准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区域差别和个人负担能力差异。因此,一些专家也建议,要改顶层设计为顶层与草根阶层互动设计,保障居民在养老金制度改革过程的参与权。   不过对于当下所进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张熠认为应涵盖以下内容,即完善统账结合制度,明确个人账户是否要坐实,如何坐实;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即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是否要和企业完全并轨,特别是机关是否也要改;明确各地、不同人群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和衔接问题,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和投资问题,例如要不要改成社会保障税等。在他看来,顶层设计要有决心。   就系统性改革而言,还面临转制成本的问题,而这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但财政是否有钱,是否愿意出这笔钱,这是个问题。另外,即便是学术界,在改革理念上也没有共识,例如到底要不要坐实个人账户等。   

标签:   保险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