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去年14省市养老保险收不抵支

2017-04-01 08:00:01 无忧保
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障国际论坛昨天在北京举行,《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同时发布。报告显示,14个省份基本养老保险在2010年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缺口共计达679亿元,比前一年同期增加250亿元。其中,辽宁省和黑龙江省的缺口均超过100亿元,天津市和吉林省的缺口均在50亿元到100亿元之间,其他省份的缺口在10亿元到50亿元之间。   该报告由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主编,《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是国内公开出版的首部养老金专题报告。郑秉文表示,目前中国人口的总体年龄结构还比较年轻,在大约“三个人养一个人”的情况下,仍然出现目前的养老保险缺口,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征兆。报告指出,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现状存在不可续性:基本养老保障制度覆盖面继续扩大,但遵缴率(缴费人员占参保人员的比例)却逐年下降,非正常退休人员不断上升;养老基金财务支付能力空前提高,支出增长率快于收入增长率。   郑秉文指出,我国存在千方百计提前退休、通过断保和逃费把缴费年限缩至最低限等现象,这严重侵蚀养老金制度的长期收入与长期支付潜力。   该报告同时警告,我国养老制度潜在的财务风险已开始出现显性化苗头,甚至到了难以离开财政补贴的程度。报告建议,要在制度设计和政策到位等方面,改革目前养老保障制度,同时要积极探索养老基金增值保值的合理渠道。   新闻背景   欧债危机给中国养老金改革六大启示   本报讯(记者 樊大彧)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昨天表示,养老金制度是欧债危机的祸首,欧债危机对中国养老金改革有六大启示。   第一,欧债危机提醒中国要提高法定退休年龄。郑秉文认为,我国提前退休现象十分普遍,基本养老保险规定参保人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这与发达国家41年的“参考缴费年限”相差悬殊;第二,欧债危机启示中国要强化个人激励设计。郑秉文指出,在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制度中,个人账户的定位始终没有明确,空账运行的账户和做实试点的账户长期并存,导致个人账户所承载的个人养老责任及其功能从未实现,因此“实行结构性改革是根本出路,不进行结构性改革必然陷入危机,希腊就是一个例子”。   第三,欧债危机提醒中国要高度重视企业年金制度,该制度将大大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据介绍,在这次欧债危机中,希腊的养老金制度严重失衡,因为希腊2002年才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参加人数仅占劳动人口的0.2%;而荷兰与希腊同样都是欧洲小国,人口规模也比较相近,但荷兰的企业年金的参与率高达69.3%。   第四,欧债危机启示中国要加强缴费与权益的内在联系。从欧洲养老金制度看,激励性较差的养老金制度的支出水平要高于激励性较好的国家。   第五,欧债危机启示中国养老水平不得超越经济发展。郑秉文认为,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升世界第二,但人均水平仅排名世界第95位,当与发达国家某个项目进行比较时容易产生错觉。   最后,欧债危机提醒中国,警惕养老制度严重依赖财政。郑秉文表示,我国是全球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15年之后我国的劳动供给将逐步减少,依靠财政补贴的养老制度将难以为继。

标签:   保险养老养老保险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