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个别定点医疗机构违规操作 四种招数骗保套保被查处


“医保可以报销哪些药?为什么大夫不给我开想要的药……”近日,在北京煤炭总医院“医保政策宣传周”上,医保办的工作人员为参保患者现场解答各种问题,以便大家了解医保的相关政策,避免过度治疗带来的不必要消费。
笔者从北京市人社局获悉,瑞京糖尿病医院因为冒领医保基金将被取消定点医疗机构的资格。这家医院弄虚作假,利用社保卡将患者未做的检查、治疗等费用上传至经办机构多报冒领,骗取医保基金,严重违反了医保规定。北京市医保中心近日解除了与该院签订的服务协议,各医保经办机构不再支付参保人员12月5日以后在该院发生的医疗费用。
随着北京市社保卡的广泛使用,参保人员就诊拿药更加方便,但是个别参保人员也打起了歪主意,采取超量开药、重复开药的办法,开出大量药品出售牟利。个别定点医疗机构私自留下病人的社保卡虚报诊疗费、用“调包计”将不能报销的项目调换成可报销的项目。通过调查,北京市医保部门发现个别定点医疗机构常用的骗保招数有4种。
骗保招数一:私留社保卡,分批上传虚报诊疗费。
个别医院对患者谎称超过1000元以上的费用不能当时结算,需要将患者的社保卡留在医院结算,几天后再来取卡。但是按照北京市门诊持卡就医的规定,医院是不能留置患者社保卡的,也不存在1000元以上费用不能实时报销的规定。通过调查发现,医院之所以这么做,是想将患者一次就医发生的费用分批次上传。这样,每次上传都增加了一个就诊人次,既获得大量虚报的诊疗费,又降低了医院的次均费用,以此躲避医保部门的监管。
骗保招数二:勾结保健品公司,代刷卡替换报销药。
一家医院与某保健品公司勾结,由保健品公司在报纸上登广告,宣称该保健品不仅能报销,而且工作人员还送药上门。一些参保人员看到广告后便购买,由保健品公司的工作人员上门取社保卡,然后到该医院代刷,将保健品替换成医保报销范围内的中草药品,最后工作人员再将开出来的保健品送货上门。所报销的药费,由医院与保健品公司分成。
骗保招数三:“住院”患者上班,虚挂床位骗保费。
有医院的住院信息显示,有2名病人分别住院28天和26天,可是再核实其单位考勤记录后又发现,2名患者在“住院期间”居然有23天和11天都在单位上班。这说明,他们根本没有住院治疗,而医院却私自为其办理住院,还申报了医疗费,骗取了大量医保基金。
骗保招数四:替换项目足疗,变足底反射治疗。
在违规医院的骗保招数里,最常见的就是替换诊疗项目,即将医保报销范围外的项目替换成可报销项目。如某中医药研究所,他们将自费的足疗项目替换为医保可报销的电热针灸、药罐疗法、按摩、中药泡洗、足底反射治疗等项目,原本20多元的治疗项目被提高到六七十元。就是因为可以报销,所以吸引了众多参保人员前去享受 “便宜”的足疗。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