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变失业救助为保岗位促就业

2017-04-09 08:00:01 无忧保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失业经办机构就是发放失业保险金。但在咸阳市失业保险经办中心,他们工作的重点却是把失业保险工作“关口前移”,帮助面临失业的群众保岗位、促就业,这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失业率,而且稳定就业局势。   加强失业调控 保岗促就业   家住咸阳市秦都区的张师傅,夫妻俩在同一家企业上班,且在同一条生产线。由于企业转型升级,该生产线要被淘汰停产,夫妻俩都面临着失业的窘境。在家庭经济困难、孩子又刚刚考上大学的这个紧要关头,咸阳市失业保险经办中心的工作人员在企业调研职工就业情况时发现了这一问题。经办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和企业沟通,让夫妻俩一人先进行转岗培训,另一人进入失业保险,从而保障了这个家庭的基本生活来源。   今年以来,咸阳市失业保险经办中心认真梳理参保对象、缴费基数、支出范围、待遇确定等重点难点问题,探索建立失业保险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像前面那对夫妇,就是他们这种工作机制的受益对象。经办中心有关人士称这是失业保险的“关口前移”,也是他们今年实施失业动态监测工作的重要一环。   目前,咸阳市已在全市逐步推行失业动态重点监测工作,扩大失业调控范围。并要求各县市区要对辖区内劳动者就业、失业状况开展调查统计。通过裁员总量报告制度、安置方案预审制度,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减少集中过量裁员。   支持转岗培训 稳定就业局势   咸阳市失业保险经办中心的工作人员张雄刚说,通过失业调控措施不仅减少了职工失业,还积极支持企业通过转岗培训,妥善安置职工,减少失业风险,稳定就业局势。从小处讲就是使职工家庭和谐,大处讲就是整个社会的和谐。还保障了失业保险基金的增长,形成了良性循环。   陕西金山电器有限公司的劳资经办员马成录称,他们企业是老企业,早期职工有3000多人,如今生产线上有1600多人,要不是失业保险经办中心的失业调控机制,公司的很多职工早回家了。“由于市场情况变化,我们公司原有的老产品被淘汰,需要上新项目。但是,企业面临的实际状况却是经济困难,举步维艰。在关键时刻,失业保险经办中心给了我们大力的帮助,连续两年为我们提供了160多万元的补贴,补贴给一线生产工人,让工人们能够安下心来,同时,用失业保险基金帮助我们实行转岗培训,第一批已经培训了100多人。现在,我们把经办中心已经看做了自己的"婆家"。”   据马成录讲,咸阳市失业保险经办中心把他们作为失业调控的动态监测单位,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情况,帮助企业升级转型。   推行动态监测 完善预警机制   咸阳市失业保险经办中心主任冯晓明说:“失业动态监测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可以有效弥补静态监测的不足。今年已在全市启动。建立失业动态监测制度,是加强和完善失业预警机制的基础性工作,对准确把握全市就业、失业形势变化,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稳定就业岗位具有重要作用。”   陕西建工集团第六建筑工程公司也是一家老企业,随着施工工艺的变化,原有的瓦工、粉刷工、架子工、油漆工等工种逐渐被替代,一大批职工面临失业的风险。该公司劳动人事部副部长王华告诉记者:“面对困难,我们也曾经搞过转岗培训,但是由于没钱,培训力度很小。在这种情况下,从2009年至今,咸阳市失业保险经办中心给我们支持了140多万元的岗位补贴,去年又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拿出4万多元作为培训补贴,我们已经对400多名职工进行了转岗培训,让他们重新走上工作岗位。那些老瓦工、油漆工都通过转岗培训,拿到了质量员、安全员等资格证,不仅保住了工作岗位,现在工资也都在3000元左右。”目前,该公司培训后重新上岗的职工近200人。   记者在咸阳市失业保险经办中心了解到,他们在失业动态监测过程中实行的转岗培训措施,要求企业在培训结束后,应给培训人员安排新的工作岗位,并在培训期满两个月内向失业保险经办中心上报安置计划。已进行转岗安置的,须提供受训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不得低于6个月。对转岗人员的培训费用,由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予以审核拨付。下一步,咸阳市还将此项工作在区县推行,要求各区县选择有代表性的行业进行监测,切实加强失业调控工作。

标签:   失业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