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确定“十二五”社保全覆盖


1月22日,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据测算,“十二五”时期,我省每年城镇劳动力供给量将达45万人左右,而新增就业岗位仅26万个左右,就业压力依然很大。为此,我省将在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和旅游业中扩大就业容量,统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开发集聚人才。
此外,我省还将进一步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力争“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全覆盖。并继续解决体制转轨的历史遗留问题,重点将原“家属工、五七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农民工、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力度。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五年翻番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由“十五”末的17万人增加到了2010年的29.3万人;高校毕业生年就业率年均保持在8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累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9.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9.8万人、36756户零就业家庭的40928人实现了就业。
此外,全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绩效工资实施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全省岗位核定率达到95%,85%以上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全省义务教育学校30万教师绩效工资得到兑现。
与此同时,我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2009年至2010年报请省委、省政府投入2亿元,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民生工程,共招录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畜牧站工作,妥善安置3838名纯农(牧)户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就业。
小额担保贷款总量增幅全国第一
另据了解,截至2010年底,我省基本养老保险、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42.5万人、589万人、164.2万人、130万人、82万人,比“十五”末分别增长了22.91%、233.56%、2.64%、85.53%和104.9%。全省34个县市、557万农业人口纳入新农保试点范围,占全省农村户籍人口的27.63%,甘南、嘉峪关、金昌三市州实现了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达到1468元,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77%和54%。工伤保险伤残津贴每月增加到1105元。
此外,小额担保贷款当年发放额从2008年的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75.5亿元,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4.3亿元,直接扶持21.6万人创业,带动吸纳43.4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我省小额担保贷款总量居全国第四,增幅全国第一。
扩大新兴产业及服务业就业容量
据测算,“十二五”时期,我省每年城镇劳动力供给量将达45万人左右,而新增就业岗位仅26万个左右。农村富余劳动力存量大、转移就业任务很重。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仍然突出。以高校毕业生和未升学的高初中毕业生为主的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问题将成为今后五年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另外,劳动者对提高就业的质量和实现公平就业期望的不断提高,将使我省就业工作面临更大压力。
为此,我省将坚持把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放在首要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并在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和旅游业中扩大就业容量,统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并深入开展全民创业带动就业活动。完善政府主导、市场配置和基层就业相统一的就业政策,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促进劳动者有序流动和充分就业。
1 2 下一页 最后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