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天津社保“十一五”:就业增 保险齐 收入涨

2017-04-16 08:00:01 无忧保
“十一五”,是天津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按照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要求,本市把改善民生作为贯穿“十一五”工作的主线和着力点,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工作与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5年以来,已经全面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发展目标任务,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展望“十二五”,全市人力社保工作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以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工资收入分配、人事制度改革、协调劳动关系等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全市民计民生得到更大的改善。   制发100多个配套政策 完善就业长效机制   就业是民生之本。回顾“十一五”,本市实行了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并举,使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用积极的态度、发展的办法解决就业问题,每年把新增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由区县政府向市政府递交目标责任状,确保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同时,按照市委确定的“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战略,把经济增长点作为就业增长点,紧紧围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三个层面”的联动发展,完善岗位开发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形成了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到“十一五”末,本市将累计实现新增就业180万人,超额完成140万人的规划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7%以内。社会从业人员达到714万人,比“十五”末净增172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43%提高到48.4%,就业结构趋于合理。“十一五”期间,本市的就业政策更加完善,修订出台了就业促进条例、职业教育条例,会同有关部门制发了100多个配套政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促进就业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本市创新建立的三类困难企业整体分流安置职工和退出市场机制,彻底解决了国有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机制,累计扶持2.2万人自主创业,带动12万人就业。帮扶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工作机制,稳定就业岗位17万个。培训引导激励机制,5年累计培训技能人才100余万人次,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达到26.9万人。完善灵活就业和公益岗就业的工资保险补贴机制,促进20.2万人灵活就业,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6.4万人,发放工资保险补贴39.5亿元。   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其他困难群体安置率达85%以上   “十一五”期间,本市把促进困难群体就业作为基本职责,建立了对零就业家庭、单亲家庭等十类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其他困难群体安置率达到85%以上。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实施青年见习、职业培训、企业家带徒创业、公益岗位锻炼和“三支一扶”计划,开展专项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十一五”期间还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重点,围绕示范小城镇、区县工业园和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开发岗位,开展培训,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同时,完善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服务体系,各区县和街道、乡镇全部建立劳动保障服务中心;1846个社区建立了工作站,配备4800名劳动保障协管员队伍;3859个行政村选聘了兼职信息员,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了平等的就业服务。   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一体化发展   社会保障是和谐之基。“十一五”期间,本市按照“城乡统筹、全民参保,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不断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惠及民生的成效日益明显。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启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险“两项新制度”,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一体化发展。完成“三个并轨”,开发区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塘沽区医疗保险与全市并轨,新农合与居民医保并轨,实现全市制度统一、经办统一。调整“四个办法”,调整养老金计发办法,完善养老金与本人缴费紧密挂钩机制;建立养老保险“前补后延”缴费办法;实施农民工医疗工伤保险综合费率办法;调整了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管理办法。目前,本市已经形成了各类从业人员参加五项保险、城乡居民参加两项保险的制度体系,实现从城镇到农村、从职工到居民的全覆盖。   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是“十一五”期间本市改善民生的最大亮点。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险参保分别达到418.6万人和461.4万人,比“十五”末增加110万人和162万人,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85万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486万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947.4万人,参保率超过90%,提前完成国家医改方案提出的目标。预计2010年五项保险基金收支总规模810亿元,基金结余290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6倍和3.4倍。   社保待遇水平提高 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   社会保障待遇水平逐步提高。连续6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养老金由2005年的765元提高到1520元,年均增长14.7%。本着有重点、有秩序解决群众医疗负担的原则,本市实施了降低起付线、提高封顶线、降低自付比例、扩大门诊特殊病范围等27项惠民政策,彻底解决了困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障问题,职工和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社平工资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失业保险金待遇由278元提高到500元;女职工分娩定额付费标准提高了1200元。   收入是民生之源。“十一五”期间本市稳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职工群众收入增长。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了2008年至2010年三年增收计划,每年出台18项政策措施,增加职工群众收入。预计2010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达到48934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5.2%,超额完成“十一五”13%的规划目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   同时,本市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公务员管理迈向科学化、法制化。大力推行“凡进必考”制度。“十一五”期间,本市1.1万余人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各级党政机关;每年开展四类规范化培训800余期,全市公务员基本轮训一遍;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11个单位、33名个人被评为国家或全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基本建立,聘用合同签订率达到98%,65%的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管理。

标签:   保险社保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