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改革
2014新型户籍制度改革“新”在哪里?


通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基本建立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就业为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为基本形式的户口迁移登记制度,建成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整合和共享. 8月3日上午,天气闷热,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农贸市场里,老徐站在自己的菜摊前,一边给菜摊上菜,一边擦着脸上的汗珠。同乡都喊他老徐,但他实际年龄并不大,40多岁,只是面相显老。 老徐的大儿子今年考上了天津市一所高校,老徐打算跟着儿子一起到天津去生活。但这意味着,他们将要在新的城市从头开始。 值得期待的是,7月3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简称《意见》)公布,改革目标是,到2020年,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首次提出新型户籍制度 老徐的家在河北省涞源县农村,年轻时跟着同乡到北京谋生,没有学历,没有技能,最终选择卖菜这个行当。一转眼,老徐先后有了两个孩子。 老徐在北京生活20年,并没有落户北京的想法,北京房价这么高,一平方米好几万(元),没指望,老了还是要回到老家。一年前,他把这些年挣的钱拿出来,在自家的宅基地上盖了一座四合院。 相比老徐,杨森期待能在北京落户。 杨森是北京市东城区一家科技公司的工程师,早年毕业于一所位于东北的国家重点高校,已经在北京工作了10年,去年在北京市昌平区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买了一套商品房,每平方米接近两万元。 除了拥有住房公积金,杨森参加了北京的社会保险。根据社会保险法律和政策,劳动者在北京就业,不论是否有北京户籍,单位都有义务为其办理参保手续。 杨森还有一个三岁半的女儿,女儿未来的上学问题让他开始关注国家户籍政策走向。 杨森发现,今年以来,户籍改革开始实质推进。 6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举行第三次会议,审议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户籍制度改革方案首次面世。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上述户籍改革方案。7月30日,《意见》向社会公布。 杨森注意到,《意见》中明确指出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新型户籍制度。 《意见》公布当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对新型户籍制度的内涵进行了阐释。 黄明指出,通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基本建立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就业为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为基本形式的户口迁移登记制度,建成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整合和共享。 对外经贸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李长安(博客,微博)教授告诉法治周末小编,其中,最大的亮点是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 黄明表示,《意见》明确,户籍改革要兼顾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东中西部地区不同的实际,根据人口的规模和各地综合承载能力的不同情况,实行差别化的落户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 户籍改革二十年 老徐到北京谋生时,户籍改革已经开始。 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