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固原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实施细则(试行)

2017-07-28 08:00:02 无忧保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管理,支持缴存职工购买自住住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贷款通则》《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公积金职工个人住房贷款实施办法》(宁房改[2005]1号)及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关于进一步调整全区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业务办法的通知》(宁建<金管>发[2015]6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是指以住房公积金为资金来源,向已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发放的用于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政策性住房贷款。

职工购买的自住住房包括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二手房等。

第三条 固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为固原市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的管理机构。

第四条 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由固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按有关规定指定并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委托的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受托银行)办理。

第五条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承担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的风险。

第六条 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实行抵押担保的原则。

第二章 贷款对象及条件

第七条 凡所在单位在宁夏范围内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个人正常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含)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职工可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

第八条 职工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常住户口(不受户籍所在地和户口类型的限制)或者有效居留身份;

(二)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信用良好,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三)无较大数额借款及可能影响偿还贷款能力的债务;

(四)单位及个人能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

(五)购买住房的,须具有符合法律规定的购买住房的合同或协议;建造、翻建、大修住房的,须具有建设、规划、土地管理等部门批准的文件;

(六)购买新房的,购房合同在签订之日起2年内;购买二手房的,房屋买卖契约在签订之日起1年内。

(七)购买住房的,应已支付不低于规定比例的首期购房款;建造、翻建、大修住房的,应支付不低于建造、翻建、大修住房所需费用的规定比例的首期付款或自筹资金;

(八)同意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和受托银行认可的担保方式进行担保;

(九)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 借款人及其配偶因助学贷款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凡贷款还清的,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不受不良记录限制,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

(一)商业银行借款余额超出20万元的;

(二)有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尚未还清的;

(三)给他人提供各类担保余额超出20万元的;

(四)个人征信报告中在其他金融机构借款或住房公积金借款中有连续3次(含)或累计超过10次(含)逾期的;

(五)贷记卡、信用卡等有连续6次(含)或累计超过10(含)次逾期的;

(六)借款人及其配偶个人账户住房公积金提取时间间隔不够半年的;

(七)有其它信用不良记录不宜发放贷款的。

第三章 贷款额度、期限、利率

第十条 购买首套普通商品自住住房(面积144平方米以下的)、经济适用房的,贷款比例为不超过所购住房总价的80%;购买二套及以上自住住房的,贷款比例为不超过所购住房总价的70%;职工建造、翻建、大修住房的,贷款比例不超过发生费用支出的50%;购买二手住房的,贷款比例不超过房屋总价值的60%。

夫妻双方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单笔贷款最高额度为50万元,一方缴存的,单笔贷款最高额度为40万元,且均不超过借款人夫妻双方个人账户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的20倍。

商业银行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贷款额度不超过原商业银行住房贷款最后一次还款本金金额。

第十一条 贷款最长期限为20年,且不超过借款人国家法定退休年龄顺延5年。

购买二手房的,贷款最长期限为20年,且不超过所购住房剩余使用年限。

商业银行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贷款期限不超过原商业住房贷款还款剩余年限。

第十二条 贷款利率执行国家规定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借款期限为一年的,执行合同利率,一次性还本付息,利随本清,遇法定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实行月均等额还本付息,遇法定利率调整,于下一年度1月1日开始,按相应利率档次执行新的利率规定。

第四章 贷款程序

第十三条 职工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需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或分支机构提出申请,填写《固原住房公积金贷款审批书》,并如实提供下列资料:

(一)购买新房的,提供经房产管理部门备案的购买自住住房的合同正、副本,首付款发票;

(二)购买二手房的,提供过户后的房屋所有权证、买卖契约、契税完税凭证;

(三)共同购房人办理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的,提供经房产管理部门备案的购买自住住房合同(协议)、规定比例的首付款发票或契税完税凭证。购房合同或协议上购买人栏必须有房屋共同购买人签名;

(四)商业银行住房按揭贷款转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的,提供房产管理部门备案的购买自住住房合同(或协议)、借款合同、借款凭证、最后一次结清银行贷款的还款凭证(申请有效期限为贷款结清之日起1个月内)、房屋产权证。

(五)办理第十二条中的(一)至(四)其中任意一项业务的,还需提供以下要件:

1、夫妻双方身份证、军官证等有效身份证明和户口簿等有效居住证明;

2、婚姻状况证明:结婚证;单身提供民政部门开具的单身证明;离异的须提供离婚证或民事调解书、法院判决书及单身证明;

3、夫妻双方个人征信报告(有效期限为一个月);

4、借款人及其配偶单位在《固原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审批书》上填写借款人及其配偶工资收入情况并加盖公章;

5、异地购房贷款(跨市)的,须提供缴存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开具本人及配偶住房公积金缴存证明和明细、信用情况证明及异地购房贷款职工住房公积金提取协议(有效期限为一个月);

6、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第十四条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或分支机构在收到贷款申请及符合要求的各种资料后,对借款人有关情况进行贷前审查,并做出准予贷款或者不准贷款的审查意见。

第十五条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或分支机构对审核准予的贷款,召开审贷会议审批贷款。

第十六条 借款人凭审贷会审批的贷款资料及《固原市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发放通知书》与受托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及抵押担保合同,办理贷款抵押登记和贷款发放。

 

第五章 贷款抵押

第十七条 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抵押以所购住房房产抵押为主,借款人配偶及其房屋共有权人作为共同借款人,承担相应债务。

 

第六章 贷款偿还

第十八条 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还款方式为按月等额本息还款。

借款人可提前一次性全部还清贷款,也可部分归还本金。提前还清贷款,利息计算到还清贷款当月,以后利息不计;部分归还本金的,按照剩余本金、剩余期限重新计算以后的月应还本息额。借款人提前还款,此前已计收的贷款利息及相关费用不再调整。

第十九条 借款人还清贷款本息后,到受托银行、房产抵押登记部门办理注销抵押登记手续。

第二十条 异地购房贷款归还住房公积金贷款时,按“异地贷款职工住房公积金提取协议”规定执行。

 

第七章 合同的变更和终止

第二十一条 借款合同需要变更的,须经借贷双方协商同意,依法签订变更协议。变更协议未达成以前,原借款合同继续有效。

第二十二条 借款人死亡、宣告失踪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其财产合法继承人继续履行借款人所签订的借款合同。

第二十三条 抵押人按合同规定偿还全部贷款本息后,抵押物返还抵押人,借款合同终止。

 

第八章 法律责任及处置

第二十四条 借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 借款人不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

(二) 借款人提供虚假文件或证明材料,已经或可能造成贷款损失的;

(三) 未经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受托银行同意,借款人将设定抵押权的财产权益转让、拆迁、出售、赠与或重复抵押的;

(四) 借款人擅自改变贷款用途,挪用贷款的;

(五) 借款人拒绝或阻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受托银行对贷款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

(六) 保证人违反保证合同或丧失承担连带责任能力,抵押物因意外毁损不足以清偿贷款本息,而借款人未按要求落实新抵押的;

(七)借款人卷入或即将卷入重大诉讼或仲裁程序及其他法律纠纷等其他事件,足以影响其偿债能力的。

第二十五条 追究借款人的法律责任,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受托银行可依法采取下列一种或数种处置措施:

(一) 限期纠正违约行为;

(二) 按约定或国家规定计收罚息。

(三) 提前收回全部贷款;

(四) 提前处置抵押物,以所得价款偿还贷款本息;

(五) 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六) 依法采取其他手段追偿贷款本息。

第二十六条 借款人在借款合同履行期间死亡、被宣告死亡、被宣告失踪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又无代其履行债务的人或者其继承人、受遗赠人、监护人、财产代管人拒绝继续履行《借款合同》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受托银行应及时行使抵押权;

第二十七条 行使抵押权,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受托银行未按规定程序和用途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按有关协议追究受托银行的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细则由固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标签:   住房公积金公积金个人住房住房贷款市住房公积金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