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社保政策将惠及早期农民工群体
农民工这个群体,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了。春晚上,我们曾经还看到了敲墙的王大锤,唱歌走红的旭日阳刚。但是,农民工一直属于说是群体,他们对社保政策认识不到位。参保意识薄弱。以至于在北上广搬了大半辈子的砖,到头来生活没有保障。春节将至,不少农民工带着行李开始了自己的“雁归”之旅。在这些人 中,有的人年后还会回来继续做工,有的人则想要寻找另外的就业机会 。不少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城务工的第一代农民工,岁数已接近中老年。他们中的不少人都不知道自己打工时有没有交社保,也不知道现在缴纳的养老金,将来“关他们什么事儿”。
为何农民工缴纳社保很难,以下是观念上,用人单位上分析出来的几个问题;
农民工缴纳社保观念薄弱;
为此,为了对农民工参加社保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国家统计局作出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其中50岁以上的占到17.9%,超过4600万。按照我国现行规定,企业男性职工年 满60周岁、女性职工年满55周岁就可以退休,从社保基金领取养老金。 然而,如今五六十岁的农民工中,养老保险缴满15年的并不多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现状,原因既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也有用工单位及社保政策施行方面的原因。自身原因包括目前的中老年农民工的参保意识淡漠,对于劳动所得缺乏投保理念,传统的储蓄观念仍占据主流,认为“钱还是攥在手里最安全”,而且普遍抱着“干一天算一天”的态度,更别提做养老规划。
用人单位,对社保缴纳上存在逃避心态;
用人单位方面则长期以来都存在用工方式不规范的情况,不少企业都没 有执行强行推行的给员工缴社保的政策,与农民工签订合同时也都是实 行“自由招募、自愿退出”的原则,由企业来决定是否参保。这样一来 ,本来就对社保知识一无所知的农民工自然不会提出参保请求,于是自 身的直接利益就这样被“腰斩”。
国家社保政策对缴纳社保这块的规定比较的少;
而政策方面呢,目前五六十岁的农民工基本属于第一代农民工,他们绝大部分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进城务工,《劳动合同法》则在2008年才正式实施,由于以前没有参保,即使现在参保,也无法达到15年缴费年限了。同时,缴费转移接续麻烦,耗时耗力,也使得不少已经参保的农民工被迫中断社保甚至弃保。这些原因,都使得农民工的参保率极低,也让他们陷入“不知道养老金关他们什么事”的窘境。
到底应该如何改变农民工不缴纳社保的现状呢;
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既要帮助农民工转变理念,又要在企业监督和进一步的制度关怀上下功夫。鉴于农民工对社保尤其是养老保险等基本险种的重要意义还认识不清,社保部门应该在政策宣传方面加大力度,争取在农村、社区、企业强力宣传,让社保理念深入人心。对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变着法子不给农民工参保的行为,则要加强社保执法,除要求补缴社保费外,还要课以重罚以儆效尤。在养老保险异地转移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全国联网步伐,减少农民工缴费转移和接续的时间、人力成本,以确保提高农民工社保的参保率,同时,《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要尽快出台,让农民参保的各方面保障有法可依。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无论是养老保险还是其他类型的保险都在快素的健全完善。但是,由于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继续国家实行相应的社保配套措施进行引导。以确保社保政策惠及农民工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