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社会福利体系与经济可持续增长

2017-08-13 08:00:03 无忧保

  3月17日下午,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中国和世界:宏观经济与结构调整”经济峰会举行,分组会IV会场三的主题为“社会福利体系与经济可持续增长”。

  主持人为联合国全球契约副主席司徒慕德。发言嘉宾包括:法国巴黎经济学院主任弗朗索瓦•布吉尼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李实,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总裁埃森布莱特。

  会议讨论了社会保障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如何确定社会保障供给的目标、如何分析社会保障和经济效率的关系以及怎样完善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等问题。

  国际镜鉴:社会保障具有经济效益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总裁埃森布莱特提出,以德国为例,提高社会福利对经济更具可持续性非常重要,对提高更高受教育年限的人口结构也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剧烈转型的时期,社会福利制度能够扶持弱势群体。

  埃森布莱特认为,德国要能够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并为未来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路线图,社会福利体系应能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好、更公平的机会,公平的教育体系至关重要。

  埃森布莱特认为,要建立统一、全局性的福利体系。最重要的是,要在经济下行、遇到长期挑战时,使人们对这个体系保持信心,而不是怀疑该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效率提高并不是唯一的目标,还要注重人类整体福祉的改善,还要通过收入再分配,实现更高的社会福利覆盖率。” 埃森布莱特说。

  法国巴黎经济学院主任弗朗索瓦•布吉尼翁分析了社会保障的目标,如何衡量社会保障的成本,以及社会保障与效率增长的关系。

  弗朗索瓦•布吉尼翁认为,社会保障主要有两个功能或目标:消除贫困和减少人们的脆弱性。

  对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成本,弗朗索瓦•布吉尼翁认为,社会保障并不一定以降低经济增长为代价。实际上,社会保障有长期的经济效益,这点不容忽视。

  “实际上,社会保障和效率增长之间,并没有负相关的关系。” 弗朗索瓦•布吉尼翁说,有时候可能是因为存在治理或者腐败问题,导致效率低下,而并不是因为转移支付本身效率低下。

  中国案例:应让农民工享有社会保障

  埃森布莱特认为,中国对福利体系升级改造,对于营造更高教育水平、更公允的社会福利体系,是非常有意义的。

  “中国应注重增长的质量,而不是只注重数量和速度。” 要把中国打造成高收入水平的国家,这是“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目标,德国的一些做法可资借鉴。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李实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的群体——农民工。

  李实指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主要问题有:非常低的覆盖率,保障水平比较低,缴费负担比较重,城市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不均衡,社会保障不能跟着农民工走,不可转移。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关键在于制度设计不合理,“怎么通过改变制度,使农民工被纳入社会保障范围,这是‘十二五’规划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李实指出。

  李实建议,尽快实现农民工社会保障全覆盖,不是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而是要采取让农民工有动力、企业有动机的办法。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应该和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分开,建立一个独立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统一各省的制度,这样就可使农民工在不改变身份的情况下,在全国范围内带着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流动就业。

  “当然,这是现有制度下,不得不采取的过渡性形式。等全国养老保险实现统筹后,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就可以和全国的养老保险衔接起来。”李实说。

  此外,李实强调,在保障水平上,应尽可能缩小农民工和城市职工保障水平的差别,中央和地方政府可能需要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提供更多的补贴。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