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社保政策早报:邢台作为全省首批社保卡建设试点,已采集发放社保卡近500万张,“十三五”末将基本实现人手一卡。近年来,邢台市坚决落实省厅《“互联网+人社”行动实施方案》和《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的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实现了社保卡在更多领域的广泛应用,真正使社保卡成为便民利民的有效载体。
一、大胆创新,社保卡“就诊一卡通”取得新跨越
邢台市创新实施社保卡“就诊一卡通”,彻底解决了一人多卡、一院多卡和医院就诊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结算时间长、就诊时间短“三长一短”问题,实现了“身份识别、诊疗服务、医保实时结算、个人银行账户支付和检验检查信息查询”等各环节一卡通用,受到群众、医院等各方的普遍欢迎。市委书记王会勇、市长董晓宇、主管副市长胡仁彩给予高度评价。《中国劳动保障报》头版头条、《中国改革报》予以重点报道。
(一)主动作为,不断深化功能应用。在银联、医疗、医保机构之间搭建专线,打通医保个人账户和银行账户互联路径。就医结算中,当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不足时,自动跳转银行账户继续支付。由患者与医院之间台上结算的方式,转变为医院、人社部门、银行后台运行,尽量节省就医时间。同时,各参与方签订免密协议,在自助机或窗口挂号时一次性输入密码,就医期间全程免密,真正实现“一次插卡,一键结算”。
(二)大胆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开通社保卡微信公众号,患者可持卡直接到医生诊室找医生挂号就诊开药,或通过微信平台、自助机、挂号窗口、分诊台等多种途径进行挂号。除取药、检查和候诊三个环节,无需再排队,将过去就诊“M”型路线优化为“一”字型线路,大大缩短非诊疗时间。主动与民政部门、商业保险公司对接,实现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出院时,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一站式”即时结算,推动扶贫政策及时落地。
(三)勇于突破,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与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医疗保险个人账户适用范围的通知》,明确将挂号费、病历工本费、健康体检费和统筹基金支付外的医疗费用,全部纳入个人账户支付范围。调整门诊特殊疾病相关政策规定,摒弃特殊疾病患者凭纸质处方本手工填写排队录入系统的结算方式,实现直接持社保卡在医生诊台就医购药,诊间一键完成报销结算。
(四)注重实效,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就诊一卡通”实施以来,人均就医时间缩短1小时,医院效率提高30%,得到广泛认可。邢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正式将“就诊一卡通”列入重点改革事项,要求全市推广。按照要求,邢台市人社局牵头起草了《社保卡“就诊一卡通”改革经验》和《社保卡“就诊一卡通”改革经验推广方案》,力争9月底前,在全市21个县(市、区)全面实施。
二、积极探索,社保卡全面应用走出新路子
(一)全面完成“卡证合一”工作。按照省厅《关于社会保障卡与就业创业证卡证合一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积极谋划、协同推进,将全市236个就业创业证发放点和114个就业服务机构全部纳入“卡证合一”应用范围,配置读卡器350台,对各级经办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及时向部、省申请读卡器就业专用密钥400个。7月1日,就业系统“卡证合一”全面上线运行。
(二)推进城居医保代扣代缴。充分挖掘社保卡缴费和待遇领取功能,以桥西区和桥东区为试点,参保人与社保卡发卡行签订长期社保费代扣协议后,账户有钱即可自动完成扣缴,缴费、就医、报销结算一卡通用。目前,两区已完成代扣代缴6.7万余人次,扣缴金额1000余万元。
(三)大力推进“一卡通用”。早在2014年,以沙河市为试点,启动了社保卡“一卡通用”试点建设。沙河市率先实现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低保、退役士兵安置、优抚、孤儿生活保障、高龄津贴、五保、自然灾害救助、粮食补贴等待遇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建成280个社会保障卡便民服务点,每年发放各类待遇金额近3亿元,初步实现“民生保障一卡通”目标。积极推广试点经验,目前90%的县(市、区)已实现通过社保卡发放城居养老金,邢台县、广宗县、隆尧县、任县等地实现了民政救助、财政涉农补贴、高龄津贴、公积金补助等发放应用。
三、凝神聚力,不断拓展社保卡应用领域
牢固树立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集中精力抓好两点:一是总结“就诊一卡通”经验,尽快复制推广,实现全市就医一张卡。二是拓展互联网应用,争取发改、卫计、财政、民政、金融等部门支持,加载个人健康档案、身份认定、待遇支付等便民利民职能,真正实现“一卡通用”,把社保卡打造成政府各类公共服务的载体,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真正使社保卡成为百姓依托一生的“民心卡、民生卡”。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详情请咨询40011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