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工作项目化。以党政工作项目化管理为契机,区劳动保障局将“双创”工作纳入项目化管理的范畴。以完善促进就业长效服务机制为主线,制定了《2010年度余杭区创建充分就业城区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将今年“双创”工作任务合理分解为组织部署、调查摸底、平台建立、实施创建 、自查自评、考核验收等阶段,细化了每个阶段的创建要求、创建内容和时间节点等内容,确保了该项工作“目标明确,宏观控制,稳步推进”。
二是项目目标化。为确保“双创”工作的落到实处,将阶段性目标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划。
1.“建立组织和全面部署”阶段(1-3月):成立区创建创业型城区和创建充分就业城区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区劳保局、各镇乡(街道、开发区)、社区自上而下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双创工作建设会议,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朱金坤做双创工作主题报告,全面布置落实全年双创工作。
2.“调查摸底和建立平台”阶段(4-6月):对已创建社区(村)和新创建社区(村)辖区内户籍人员变动情况进行调查核实,补充和建立人表户表;摸清辖区内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状况,做到家庭情况清、人员底数清、就业情况清、培训意向清;将社区(村)劳动年龄段人员全部录入社区(村)劳动者及就业情况电子台账,同时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农村求职登记人员建立每人一表的跟踪服务档案;5月底前,按“六到位”要求,全区128个城镇社区、189 个农村社区完成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全覆盖。
3.“组织实施和具体创建 ”阶段(7-9月):建立健全动态管理、访谈、跟踪服务、服务承诺等制度;以就业帮扶工作网络为载体,积极开展社区(村)就业援助,并实行分片包干、分类指导,落实帮扶工作职责;开展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等各项就业服务,将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和求职登记人员组织到积极的就业准备当中;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广泛收集用工信息,利用社区(村)宣传栏及时发布信息,并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兜底安置,确保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等目标任务超额完成,“零就业家庭”做到当期出现、当期消除。
4.“自查自评和考核验收”(10-11月):各创建社区(村)对开展创建工作以来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和总结,并对照创建标准,进行查漏补缺、自查自评;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领导小组办公室通对创建社区(村)逐一进行全面检查,并作出评价,确保113个社区按照杭州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要求创建成功。
三是目标责任化。通过与15个镇乡、4个街道、经济开发区及塘南办事处等签订责任状的形式,明确镇乡(街道、开发区)在创建工作中的责任主体地位,并要求各镇乡(街道、开发区)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业务流程、岗位职责等。我局创建充分就业城区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掌握片区内工作进展情况,定期上报,对创建过程中存在和发现的难点问题,重点破解,做到“每月有成效、每月有督查”。
四是责任考核化。把“双创”工作纳入镇乡(街道、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建立责任考核制。10-11月份区创建充分就业城区考评小组将通过实地考察、查看台帐、走访被援助对象等方式进行考核验收,对创建社区(村)逐一进行全面检查,对于考核优秀的给予表彰,对于不合格的给予通报批评。
附件:
标签: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