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酒吧员工流动性大
在和酒吧员工交谈中了解到大多数员工都不会在同一酒吧做半年以上,有些甚至只做一至二个月就跳槽到其他酒吧,因此员工自己的潜意识里就认为没必要签合同,认为签了合同对跳槽会带来麻烦,同理老板也认为反正员工不会干长,也就没必要签合同
二、酒吧老板更替频繁
在这次检查中发现,酒吧行业相比往年不是很景气,竞争也较激烈,这点从检查中发现和去年相比老板很多都是新面孔就可以知道,这种现象也间接导致员工合同签定率低甚至不签合同的现象出现。
三、日常监管难度大
因酒吧都要在晚上9点以后才开门,老板和员工白天基本在睡觉,这样就对日常监管带来难度,在正常工作时间段内,不能有效对其进行监管,给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带来难度,老板和员工的劳动法律意识也相对淡薄,劳动合同签定率低就是最明显的特征。
四、社会关系较复杂
从这几年酒吧行业的投诉案中可以看出,针对劳动合同未签要求赔偿双倍工资的情况不多,这和很多酒吧业主关系复杂有关联,一个酒吧往往是层层转包,真正的法人根本不知道现在实际的经营者是谁,员工都不知道真正的老板是谁,因此投诉对象也难确定;其次一些酒吧的社会关系非常复杂,不签合同往往是行业潜规则,如员工因合同未签投诉,那往往会受到其他酒吧的排斥,实际调解处理过程中,员工最后往往不了了之,这些情况也是导致合同签定率低下的因素之一。
针对这些因素,现阶段提高酒吧行业劳动合同签定率的主要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强化和房屋租赁企业共同监管的措施
黄龙酒吧区房屋出租方属于黄龙体育中心有限公司,加强和该公司联系,使其加大对第一租赁人的管理,通过对原始承租人的监管,要求其实际经营者普及签定劳动合同。
二、积极寻求和杭州市酒吧行业协会协商合作的措施
通过酒吧行业协会,共同协商如何规范酒吧行业用工制度,借助协会的力量和影响力,把签定劳动合同普及到各酒吧。
三、营造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氛围的措施
以签定劳动合同为主线,在黄龙酒吧聚集区开展以展版、横幅、发放宣传手册为主要手段的宣传方式,营造劳资双方必须签定劳动合同的氛围,增强酒吧经营者和员工的劳动法律意识,从而提高劳资双方签定劳动合同的主动性。
四、加大日常监管力度的措施
在正常工作时间段内,利用电话经常联系酒吧经营者,督促其做好签定劳动同合的工作;其次在正常工作时间段之外,在酒吧晚上营业时间段内,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不定期组织针对劳动合同签定情况的专项检查,以检查提升辖区整个酒吧行业劳动合同签定率。
标签: 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