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市人力社保局与市公安局商定确定了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合作方案。至此人力社保信息系统的户籍信息有了职能部门的权威来源,为浙江省全民参保登记大数据上传打下了数据基础,同时也解决了一直困扰人力社保业务户籍信息来源不准确,数据可信度差的问题。
这几年来,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全面发展,各电子政务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尤其是大数据时代到来后,挖掘数据价值,便捷业务联动,提升政务水平,已经成为政府机构信息化的工作方向。杭州市人力社保信息化水平这几年一直走在全国领先水平。在与公安局实现数据共享之前,人力社保信息系统已经实现了与地税、银行、市民卡、民政、残联等二十多家组织机构的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2014年5月上线的社会保险一体化系统就涉及到了34个对内对外的接口开发,业务内容涵盖了参保缴费、待遇享受的各个社会保险业务环节。社会保险的数据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其他行政单位在行政审批中将社保参保缴费数据作为必要依据。社会保险系统与其他电子政务系统的数据共享与业务联动已经全面展开。
1、扩大数据共享,创建数据信用
以往系统中,很多业务数据通过申报人自行申报填写采集,数据准确性无法保证。比如人员的“持证信息”、“户籍”、“婚姻状态”等信息,数据来源准确性无法验证,数据变更无法动态跟进,直接影响到参保缴费待遇享受的判断。与民政、公安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后,这些数据信息可以动态从职能部门数据共享库中直接获取,保证数据的可信度,提升社保信息系统业务结果的准确性。
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数据价值
现在各行政机构都意识到业务系统的“固步自封”和“数据孤岛”,只会限制业务的发展。如果政务系统之间数据共享、业务联动,可以避免重复建设,优化政府资源配置。同时通过数据共享,建立业务联合监督和约束机制,提升数据价值,保障公共权益。人力社保信息数据在这几年的共享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价值。比如:非杭州籍孩子杭州入学、小车摇号申报、住房保障申请等公共事业的业务将杭州参保缴费证明作为其审批的必要依据。而社保局扩面稽核同样可以联合比对地税单位税务信息和公安的人员信息。
随着大数据概念的兴起,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诸如医保消费数据、养老待遇发放数据社保等越来越多的业务数据被挖掘、被赋予更大价值。
3、便捷业务联动,提升服务水平
数据共享与业务联动,是很多数据信息从最初的纸质填报,到系统直接从相关职能部门获取数据,同样方便了服务对象。多途径的业务联动,同样便捷了业务办理。比如,与银行的业务联动使个体参保可以通过杭州银行各个营业点进行办理。每月的征缴扣费直接从个人帐户中扣除。每一个业务环节都通过短信接口实时通知参保对象。如今网上办事大厅是方便业务办理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网络虚拟世界的进一步融合,网上业务的联动将会进一步拓展。个体参保业务已经可以通过杭州银行网上办事办理。不久的将来,个人缴费或许也可以通过网上直接申报缴纳。各个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和联动,都是为了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方便群众。
随着市人力社保系统信息化的深入,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将进一步提升杭州市人力社保系统的工作能力,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市人力社保数据共享与业务联动信息化工作深入展开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