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方联动,扩大“双爱”活动的辐射力。坚持把“双爱”活动作为今年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内容,成立由市委领导牵头的“双爱”活动领导小组,建立由人力社保局、总工会、工商联、企联组成的三方四家协调机制,制定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和系列活动计划,并将有关内容纳入相关部门和镇街年度综合考核范围。根据“双爱”活动总体安排,多次召开工作部署和推进会议,确保“双爱”活动统筹兼顾、有序推进。组织发动各镇(街道)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中开展“双爱”活动约定书签订工作,共签订3050份共同约定书,签订率达100%。注重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建立工作交流、定期例会等方面的制度,加强对企业内部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的指导,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在开展“双爱”活动的独特作用。于今年4月份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深入组织开展“访企解难题、服务零距离”专项活动,按照“走访不漏企、服务全覆盖”的要求,组织市镇(街道)两级近千名干部,对全市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进行地毯式集中走访,收集企业存在的实际困难,面对面地进行宣传有关政策和指导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进一步促进了“双爱”活动的深入推进。
二、多措并举,激发“双爱”活动的内动力。坚持把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双爱”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充分调动企业和职工主动参与“双爱”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一是注重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着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网格化”管理模式,在节能灯、五金工具等八大行业建立了规范的行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具有临安特色的“行业工会联合会、行业职代会、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全市共签订集体合同、工资协议2405份,覆盖企业5280家,健全了工资调整统筹兼顾、合理规范、协商共赢的良性工作机制,有效地维护了劳资双方的利益。二是注重完善企业欠薪防范机制。建立完善工资支付保证金、欠薪预警和建筑施工企业工资专管员等工作制度,落实欠薪应急周转金1150万元,不断提高欠薪案件的防范处置水平,今年以来处理各类劳资纠纷122个,涉及职工1524人,有效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是注重完善职工帮扶关爱机制。组织市级领导和全体市管干部与721户困难家庭进行了捆绑式家庭结对帮扶,共计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和劳模家庭1381户,实施大病救助158户,支出帮扶资金达到365万元。在临安主城区和青山湖街道及於潜、昌化等中心镇新设置了12个“高温送清凉”活动服务网点;组织一线职工免费疗休养;春运期间为部分企业免费赠送火车票,免费包车送外来务工人员返乡,开展“春满临安”金秋助学等活动。同时,还大力实施“金蓝领”培养工程,目前已培训鉴定高技能人才1340人,并组织开展市级一、二类技能大赛20项,带动975家企业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更好激发了职工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活力。
三、多层宣传,增强“双爱”共赢的影响力。坚持把营造氛围作为推进“双爱”活动的重要环节来抓,大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引导工作。专门举办企业负责人和劳资干部等参与的和谐劳动关系政策业务培训班,利用人力资源交流大会等平台多次开展大型“双爱”政策咨询活动。在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报道的基础上,利用各相关部门门户网站,办事大厅(窗口)以及市人民广场大屏幕等阵地深入宣传“双爱”活动的“六有六要”内涵,并借助官方短信、微博、微信平台动态宣传相关内容。举办全市“最美劳动者”摄影比赛,组织广大职工用工人的视角去发现、去展现全市22万职工开展“双爱”活动的和谐场景。组织开展“服务职工政策学习宣传月”活动,制作《临安市服务职工政策汇编》3000本,职工保障政策宣传挂图7000份,送政策、送培训进企业,深入学习宣传“双爱”活动以及职工医疗、困难救助、就业、住房、教育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民生保障政策。同时,临安市重视加强“双爱”活动的典型示范工作,部署开展 “十家示范、百家引领、千家覆盖”活动,目标树立10家典型企业、评选表彰100家左右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以此影响带动全市面上企业深化“双爱”活动,不断营造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职工体面劳动的“双爱”共赢良好氛围,更好促进提升了全市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水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