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从2002年就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工作,起步较早。2004年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街道(镇)工作,2006年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区(县)工作,2007年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城市工作。截止今年8月份,南京市已认定充分就业区9个,充分就业保障街镇95个(其中充分转移就业镇16个),充分就业保障社区814个,充分转移就业村337个,分别占全市13个区县、112个街镇、821个社区、545个行政村总数的69%、85%、99%和62%,计划到2010年,所有的区县都创建成为充分就业区县,实现充分就业城市目标。
学习团成员对南京市各级就业服务部门在创建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和举措、当地制定的创建充分就业区县的评定标准和考核细则,以及在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非常关注。南京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的蒋主任为我们介绍了创建充分就业区县的认定(复核)标准主要从就业调控指标、就业帮扶指标、就业质量指标三方面开展,还介绍了创建工作的考核、奖励办法,她认为通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街道(镇)工作,对基层劳动保障的平台建设、队伍建设、硬件建设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建邺区劳动劳动保障局局长简要地向我们介绍创建充分就业区县的情况,如坚持就业工作“三优先”。即把就业再就业工作纳入区县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建立区县、街道(镇)责任考核制;就业再就业资金优先列入财政预算,为就业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日常工作优先安排,每年召开就业工作联席会议二次以上。她谈到在开展创建充分就业街道和创建充分就业区县工作当中, 注重特色工作和创新举措,如开展失业人员“131就业服务”,即一次免费的职业指导,三次免费的推荐就业服务,一次免费的职业培训; 推出天天580(我帮你),要就业要培训我帮你的咨询服务电话等内容的活动。到会交流的南京五个城区的劳动劳动保障局负责人分别谈到了在创建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如区属成员单位缺乏创建工作的参与性、协调性、配合性;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率问题;小额担保贷款问题;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失业人员培训意愿和就业意识不强等问题。学习、交流活动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通过这次创建工作经验学习交流活动,学习团成员普遍感到收获很大,对更好地开展创建工作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根据王国平书记在上城区调研就业工作时提出的:“要以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建设为平台,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载体,努力把杭州打造成“充分就业城市”,实现全国领先、全省示范目标,使充分就业城市成为杭州的又一张新名片、金名片”的工作目标,我们将继续扎扎实实地做好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等各项基础工作,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积极帮助已经就业的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稳定就业,使辖区内劳动者实现较高的就业比率,努力使辖区内所有社区保持达到充分就业社区的考核标准。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创建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和问题不断拓宽思路,创新举措,积极落实好各项就业援助政策,扶持失业人员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培育创业典型,提高创业带动就业比例,进一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街道工作,努力实现创建充分就业街道的目标任务,有效地推进就业服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把杭州打造成“充分就业城市”。
标签: 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