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农民工
着力破解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西湖区劳动保障局作为党风廉政建设专项工作责任牵头单位,充分履行职能,积极与参与单位加强联系、沟通、协调和配合,严格依法行政,坚持纠检并举,合力抓好和纠正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突出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年1-8月,共处理拖欠工资投诉案件658起,占所处理投诉举报案件的95%以上,为442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106.7万元,为11名农民工追回经济补偿金2.4万元,为18名农民工清退押金2.97万元,为71名农民工补缴社会保险费38.35万元,对因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进行行政处罚33家,处罚金额14.1万元,切实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我区的社会稳定与和谐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近年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日益突出,就今年1-8月受理的693件投诉中,涉及拖欠工资的有658件,占总数的95%。而农民工追讨工资的方式、手段也趋向极端,由此也引发了不少群体性突发事件,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平安与和谐。针对这种现状,区劳动保障局切实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其列入全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并建立了从领导到科室、到人员的责任体系,严格执行劳动保障重大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预案以及“工资应急周转基金”制度。同时注重强化与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健全协同工作机制,相互配合抓好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二是创新管理机制,增强人员力量。针对拖欠工资投诉案件的大量增加的实际,在积极发挥乡镇、街道监察中队、区级劳动仲裁院作用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建立了区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实施意见,在全区动员会议上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区、镇(街)两级落实了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目前,全区13个乡镇、街道30名协管员已全部上岗工作,各镇(街)办公场地和设备也已落实到位,信息采集和网格划分等基础工作正全面展开,力争年底前基本建立“信息完善、动态监管、服务优化”的网格化管理新机制。同时,我们将一部分比较简单的案件放到乡镇、街道就近处理,大大方便了农民工就地投诉。从实践看,这些都为快速处置工资投诉案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缩短处理时间,提高办案效率等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部分案件在24小时内就得到了圆满解决。 三是抓好源头防范,强化执法监察。针对企业经营者和一些农民工法制观念淡薄的问题,一方面加大劳动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对企业法人和劳资干部进行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培训,使企业和民工了解和掌握政策,增强遵守法规的意识。开展了“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宣传周活动”,印制了宣传资料24000份,派10余名业务骨干到乡镇为群众提供劳动保障政策咨询服务和疑难解答。另一方面加大监察执法力度。积极开展了“春雷”、“春苗”、“春雨”等专项监察、美容美发行业整治及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等监察执法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尤其是建筑业企业拖欠民工工资等违法行为。同时,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等制度,在企业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工资协商制度,规范企业用工管理,并做好法规政策的咨询服务工作,今年6月底,我局到浙江美浓印刷有限公司进行了走访,提供劳动保障政策咨询,解答劳动用工中遇到的问题,为企业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出谋划策。 四是严格依法行政,坚持快速处置。一方面,在处理投诉举报案件时,坚持严格依法行政的原则,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宗旨,做到接待群众投诉不推诿,受理查处案件不拖拉,快速处置各类投诉案件,到目前为止,各类投诉举报案件基本上都在规定时间处置完毕,经处理的案子,基本上没有出现重复或越级再次上访投诉。另一方面,在处理好日常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工作的同时,着重加大对重大突发事件和重点信访的处理力度,坚持快速处置,尤其是元旦、春节前后以及省、市“两会”期间,全力以赴做好追薪工作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坚持劳动监察12小时值班制度(上午8:30至晚上8:30)和机关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人员到位,车辆待发,昼夜值班,一旦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及时赶赴现场,积极加以处置,及时平息事态,1-8月,共妥善处置了群体性突发事件9起,为312名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33.3万元,有效地维护了我区的社会稳定。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