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萧山节后检查劳动力市场,确保民工有序流动


节后,是外来务工人员求职的高峰期,也是用人单位大量招用职工的时期,为维护正常的劳动力市场秩序,确保民工有序流动,连日来萧山区劳动保障局集中力量,对节后该区劳动力市场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活动。 这次集中执法检查活动共检查劳动力市场7家,职业介绍所35家,用人单位10家,并对人流比较集中的火车站、汽车站等进行突击了检查。检查中发现,一些非法职介行为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中介机构超越经营范围,其经营范围内根本没有职业介绍的项目却在进行职业介绍;二是无证无照的“假职介”设摊设点开展职介行为,民工的权益无法保障;三是由于用工紧张,不少企业开着汽车,打着牌子来招工,造成劳动力市场秩序混乱,招工后则直接运往企业,容易引发劳资纠纷。 从检查的情况看,今年该区“用工荒”现象依然严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一些企业开工却招不到合适的工人,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很多企业要求应聘的职工有一技之长,但大多数外来务工者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技能培训,往往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造成企业岗位要求与农民工缺乏技能的结构性矛盾。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的变化,求职者对工资、工作条件等待遇要求越来越高,向往那些高工资、高福利的企业,而一些规模较小、待遇较低的企业则遭到了冷遇。 为确保节后劳动力市场有序流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引起注意:对于求职者来说,一是求职者要通过合法诚信的职业中介机构求职。职业中介机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的桥梁,但职介市场也存在着无证无照、擅自扩大中介服务范围、提供虚假信息,超标收费等违规的现象,劳动者找工作一定要认准有营业执照信用好的职业中介机构,切莫贪图方便找“路边摊”,以致被骗。二是求职前要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如单位的规模、福利待遇、诚信度等,也可以通过该区劳动保障局网站查看诚信公示进行了解,合法正规的用人单位各项规章制度齐全,稳定性好,员工的待遇一般都能得到保证。三是求职者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避免口头协议。从去年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受理投诉举报案件的情况看,绝大多数纠纷的产生,原因就是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投诉时无凭无据,加大了维权的难度。另外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还要认真阅读合同条款,提防用人单位的“霸王合同”、“生死合同”、“押金合同”等陷阱合同。四是求职者要加强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该区劳动保障局每年都举办各类技术工种培训班,求职者可以报名参加培训以提高自身的素质,找到更好的工作岗位。 对于用人单位,一是要加强内部管理,要建立一整套稳定可行的管理制度,不以管理者的个人意志对职工任意支配,使职工队伍能够稳定。二是要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按技能等级确定考核奖励,形成员工积极上进的氛围,防止员工频繁跳槽。三是要通过正确的途径招用新职工,严把职工招用关,可以通过政府开办的劳动力市场,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招工信息等途径招收职工,不能因为急于开工就来者不拒,一定要了解应聘者的基本情况,确保招用的职工与工作岗位相适应,防止今后发生纠纷,更要把好年龄关,以免招用童工。四是要在招工录用后,用人单位一定要与全体员工签订好劳动合同,以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五是要在现有产业基础上思考如何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产业升级,努力由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变成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摆脱生产对人的数量的依赖,而靠人的质量实现发展。 对于劳动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发布劳动力市场信息,引导民工有序流动。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