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一张调处网”。成立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基层预防、一线止争”的争议调处办法,工作重心下移,构建基层劳动争议调处网络。全区9个街道(镇)、园区劳动监察中队配备50名专职监察员,分组分片,定期采集网格内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加强对欠薪重点企业进行巡查, 落实网格监管责任;各街道(镇)均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社区均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室,三级劳动争议调解网络实现全覆盖。按照方便当事人诉讼、方便劳动仲裁审理的原则,在距离远、案件多的丁桥、九堡等镇设立劳动争议仲裁派出庭,依托街道(镇)劳动监察中队协管员“一岗三员”(监察员、调解员、仲裁员)的工作模式,就近就地处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案情简单、标的较小的劳动争议案件。2013年,派出庭成功化解当地劳动争议20件,其中调解12件。
设立 “一线工作室”。在四季青街道、九堡镇、丁桥镇分别设立多部门联动调解工作室、片组定时定点维权工作室、大项目法律服务工作室。该工作室每周安排1名大队人员驻点办公3天,接待来访群众投诉,对简单的案件即时处置,对复杂案件开具交办单,定人限时处置,并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发放劳动维权手册;开辟“绿色维权快速道”,定时定点开展接访,提前公开接访人员姓名、职务、接访时间、地点等信息;驻点负责人每月召开1次工作例会,分析研判企业劳动关系情况,收集企业有无违规用工、拖欠工资情况,探讨基层劳动监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化解。2013年,“一线工作室”实施以来,全区进工地入企业工作人员51人,累计搜集各类维稳信息100余条,提供法律援助317人次,现场调解处理劳动争议案件59起。
设立“一名专管员”。在全市率先推行建筑施工企业工资专管员制度,由各总承包企业和分包企业在施工项目部委派1名工资专管员,负责建筑工地务工人员花名册、考勤表、工资发放表等三本台账。先后组织3次工资专管员培训,提升工资专管员劳务管理能力。该制度为劳动者、项目部和政府三方搭建沟通桥梁,有效防止化解欠薪问题,确保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目前,全区134个建筑项目单位落实工资专管员制度。
标签: 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