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地居民香港买保险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了,这是因为香港保险很多具有吸引力,但是您在买香港保险时,还是要谨慎,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险种,并且不要忽视风险性的存在。
内地居民香港买保险 选对险种很重要
而面对纷繁多样的险种,投保人应如何选择呢?专家建议内地居民还是需要理性地分析利弊,不能仅从发展史、服务、产品开发等角度做 出判断,还要客观分析在实际环境中,该险种是否足够适合自己,以下是大众建议:
首先来看医疗险和意外险:最好不买。因为内地与香港的医疗险和意外险在保费和保障的范围上相似,没有必要舍近求远的去香港买这两 种保险。当发生保险责任时,内地保险公司网点多,直接给保险公司或者保险代理人打电话要求理赔更加方便、快捷。而如果这种险在香 港买,一旦出现保险责任,你需要准备好材料寄到香港,香港保险公司理赔时给你开出支票(币种:港元或美元),你需要在内地银行兑 现,或换汇等,这样会浪费你更多的时间,也可能还有汇率带来的经济损失。
其次来说重疾险:部分靠谱。香港的重疾险的保障范围要比国内同类保险要广,且保费比国内至少低20%,香港重疾险最多保障范围是95 种疾病,而内地最多保障35种疾病,香港的重疾险理赔形式更加灵活,内地重疾险一般是当投保人在保险期间出现重大疾病,保险公司给 与一次性赔付,保险合同终止;但在香港买的重疾险理赔形式更多样,比如它有早期危疾病(即:得了病但还算不上重大疾病级别)可预 支保额,保险合同继续,如果再次出现重大疾病可再预支最高100%的保额,这种方式更好的保障了投保人利益。好规划特别提示:在香港 购买的重疾险,虽然保险合同上对医院等级没有要求,但是,生活在内地的投保人要问清楚什么样的医院开出的就诊证明是可以得到赔偿 的(这个具体要以保险公司的规定为准)。所以这个重疾险虽好,但不是对每个人都实用。如果你在内地就诊的医院不符合香港重疾险就 医标准,即使买了重疾险也没有用。
再次来讲投资连结险:最好不买。香港的投连险更加个性化,品种多,投资回报普遍比国内投连险的收益高,但是也不建议购买。为什么 ?因为投连险一般投保期限在5,10或者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注:在香港买保险基本上保险缴费都要用港元或美元),从2003至今,10年 来港元兑人民币贬值了约24%,也就意味着你的投资收益在过去十年间也贬值了24%,所以再高的收益也抵不过10年间港元贬值。从过去10 年港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来看,投保人会体会到,保险在缴费阶段,随着人民币升值,我交的保费其实越来越少了,对你合适;但是保险在 返还保费和收益时是以港元来返还,你就傻眼了,因为港元不再那么值钱了。因此,内地投保人要特别注意人民币和港元的汇率问题。另 外,保险的投资收益与风险成正比的原则依然实用,所以如果香港投资连结险标出过高收益(比如年化预期收益在10%以上),投保人要 警惕该保险的投资风险。
最后是教育基金保险:一般是在孩子刚出生时开始购买。投保期限有三年、五年、十年。一般投保到第三年以后可以开始支取红利。投保 时间越短,性价比越高。但是时间长的话,短期压力会小。在香港本地,一般情况下,普通家庭在购买此种保险之后,会在孩子到了上大 学的时候,一次性支取全部金额,当然也可分批取出。“现在教育费用越来越高,如果你不希望在孩子上大学的时候,你要一次性拿出很 多钱来,你可以在他刚出生的时候一点一滴地积累,到时候一次性拿出来岂不是很好?可以用平时的点滴积累来分散一下教育开支的压力 。”
内地居民香港买保险有风险
首先,从购买途径来看投保本身或已违法
一般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产品有两种途径:一是香港保险公司的营销人员到内地销售、签单,并通过伪造入境记录让保单生效;另一种 就是内地居民过境香港,在停留期间购买香港保险产品。
对于其是否合法的问题,记者从广东保监局了解到,按照我国当前的法规,内地居民赴港期间向香港保险公司购买保险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内地投保或在内地填写投保书、缴纳保费,再由推销人员将投保单、保费携带到香港的保险公司签发保单的行为则属 于违法行为,并不受法律保护。
目前在香港买保险的内地消费者90%以上是通过朋友、同学、同事等中间人介绍,中间人承担起达成信任桥梁的重要作用。因此,投资者 要对中间人深入了解,不少在内地成交的不合法“地下保单”就是因为轻信了中间人所致。因此,建议内地消费者第一次购买保险和缴纳 费用时亲自到香港办理,并要选择专业的保险经纪人、最佳性价比的产品组合。
其次:前往香港购买保险还需考虑贬值风险
内地人士赴香港买保险,若是长期储蓄型的保单,且是以港币标价的保单,那么汇率风险比较大,毕竟港币是与美元采用联系汇率直接挂 钩,随着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港币的贬值风险就较大。
“港币和美元挂钩,与人民币的1元兑换价,七年内从1.2元跌到0.8元,相当于本金40%的亏损。香港保单长期来看,未必有其声称的高收 益。因此,投保时应注意是以港币结算还是人民币结算。不过,目前香港保险公司已开始提供人民币计价的保单,内地市民去香港买保险 可以选择用人民币计价。
再次:指定签约医院使就医赔偿存在很多不便
若内地人赴港买了重疾险或其他健康险后,仍在内地就医,则通常只就医于保险公司指定的签约医院才能获得赔偿。据了解,香港各保险 公司的内地签约医院数量有限。例如:某香港保险公司在中国内地指定签约医院虽有百家,但具体到投保人身边的则少之又少。
由于境内外医疗判断标准存在差异,如果保险合同中对于判定标准未约定或约定不明,那么,理赔时对于“是否构成保险事故”也容易产 生争议。
最后:缴费理赔等程序使得投保人支付较多费用
如果是长期保单,尤其是期交产品,这也意味着需要长期服务,投保人要考虑每年亲自赴港缴费时所产生的机票食宿等一笔不小的开销, 若要在香港银行开户后利用网银,授权保险公司每年从账户中自动支取保费,这样是否安全有待考虑,且需支付一定的手续费。
此外,香港核保严格,手续资料多,合同内容不像内地的合同那么适合我们的思维模式,而且都是用繁体字,不便阅读。英文不熟练的内 地投保人也应慎签非中文版本的保险合同,谨防“看不懂”的保险合同中可能隐藏的拒赔陷阱。
因为境外保单的保险条款在词汇、专业术语上与内地有很大差异,内地法律对境外、港澳的保险公司是没有什么约束力的,如发生理赔争 议,投保人几乎没有投诉的机会。一旦发生争议,投保人需要向香港或澳门的法院起诉,并要聘请港澳律师,而内地的各种证明未必会得 到港澳律师的认可,官司打起来,无疑耗时耗力,而又多半可能是没有结果的。
无忧保提示:内地居民香港买保险,一定要根据自身的保险需求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险种,并且将保险的保障性放在首位,不要为了利益而本末倒置,同时要注意购买香港保险的风险。
标签: 保险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