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社保知识早报:按照《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根据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其本人累计缴费时间长短的不同,划分为三个档次: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最长能领取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最长能够领取18个月的失业保险金;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最长能够领取2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失业保险条例》中关于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时限为12个月的规定,不能理解为缴费时间达到上述要求的失业人员能领取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在具体操作中。各地可以在同一档次内,根据失业人员缴费时间长短,相应拉开其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的差距。例如,失业人员失业前,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2年的,可以领取6个月的失业保险金;累计缴费时间每增加1年,领取失业保险间的期限增加2个月;但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至于具体档次如何划分,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对享受期限18个月和24个月的规定,也可以照此划分具体档次。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况不尽相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失业保险条例》中把享受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和缴费年限划分得太细,在具体执行中很难操作。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失业保险条例》没有将享受待遇的期限预交费年限划分得很细,而只是确定一个大的原则。
《失业保险条例》将1993年《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的按失业人员失业前连续工作时间计算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期限的规定,改为按失业人员失业前的累计缴费时间计算享受期限,只要有两点考虑:一是将履行缴费义务与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权利紧密结合。缴费时间越长,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越长。不按规定缴费的,应在计算其领取期限时作相应扣除,这是强化职工缴费一是的重要手段;二是允许缴费时间累积相加作为确定享受期限的标准,有利于保护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对那些失业前多次转换工作单位,且参加了失业保险的人员来说。更加体现了这一精神。从这点来讲,也有利于促进劳动合理流动,促进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员工参加失业保险。
以上,就是无忧保为您整理的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期限的相关事宜。了解更多社保政策相关信息欢迎您随时致电我们的免费咨询热线400-111-8900。
本图由无忧保原创
原文地址: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期限
关注曼帕尔人力资源,点击推广返现
如需转载,请勿擅自修改,并注明出处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