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社保知识早报:我国社保体系因为存在区域间、城乡间、体制内外的差别,经常成为舆论诟病的对象。“十三五”规划提出构建“大一统”社保体系,全民参保、职工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是2020年做到“应保尽保”的重要内容和最终目标。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结果,也只有在新常态下,我国才能着手解决这一“历史问题”。下面由为您介绍社保统一相关内容。
据了解社保体系建设进入新常态肇始于今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从此,机关事业单位开始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批评者经常问:为何迟迟不普及社保,让社保流转,让不同体制下社保的水平并轨?答案很简单:社保体系由国民收入和物质文化水平决定,过早实施“大一统”社保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建设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从国民收入和物质文化水平来看,一直处于欠发达的状态。即使是把当年的福利平移到今天,也是处于较低的水平:当年人均才消费400斤粮食,1个月吃一回肉;现在是人均900斤粮食,即使是低保户,吃肉也不成问题。当时的免费医疗水平若平移到今天,也显得过于简陋。再回想一下,当初干部工资顶多就是1个月100多块钱,而当时的肉价为5块多,住房人均只有五六平方米。 国内一些人对部分西方国家的社保赞不绝口,似乎那里就是天堂,但事实上西方福利社会一直承受着社保体系带来的巨大压力,除为数不多的地广人稀国家,基本只靠赤字财政、不断出台量化宽松政策甚至金融霸权而维持运转。因此,若我国在物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强行上马“大一统”社保建设,新社保体系即使建立也维持不了多久,更会拖累国家的长远发展。 更关键的问题是,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保体系是在发达后建立起来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国民基本生活水平,而不是满足国民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美国社保体系的预设前提是一个人25岁开始缴社保费用直到65岁退休,社保费用一般在40年内完成约3倍的增值。由于二战后美国物质消费水平增长不快,配合美联储的低利率和美国政府的赤字财政,这一体系得以勉强维持。反观中国,由于发展速度太快,不能照搬美国经验。试想,改革开放不久就退休或者内退的人能够按照当时的生活水平保障吗?所以一些人批评的“从国家来养老到国家帮养老,再到养老不能靠国家的转变”其实是情有可原。相关推荐:社保如何跨省转移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