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调查】为什么大多数中国老百姓不接受以房养老?

2018-09-14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社保知识早报:导语:养老的方式多种多样,以房养老就是其中的一种。将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每月领取一定数额养老金,终老时房子归保险公司处置,你愿意吗?然而,以房养老在中国似乎不太被百姓们接受,这是为什么呢?

2014年7月1日起,中国保监会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今年4月份,第一款“保险版”以房养老产品推出。据幸福人寿总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保险版”以房养老产品总共只有12户签约。

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不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即使是在相对较高的北京、上海、广东,平均每月也仅为三两千元。辛苦了大半生,养孩子、还房贷,积蓄不多,退休后除了房产这笔财富外,收入少了不少,但请人照顾、看病吃药等花费却有增无减。而养老全靠子女显然也不切实际,不少年轻夫妇要么啃老,要么要赡养4个或更多的老人。尽管在国外,尤其是欧美,以房养老是最普遍、最常见的养老方式。但是,大多数中国老百姓并不接受以房养老,这是为什么呢?其中的原因值得反思。

调查显示在八成投票不愿以房养老的网友中,有55.4%的网友认为,房子应该作为遗产留给下一代,而27.7%的人担忧“以房养老的法律并不完善”。其实,这不仅仅是网友们的担心,对于以房养老,保险公司也多持观望态度。如有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房养老虽然开始试点工作了,作为金融机构,各家保险公司也对可能产生的经营和道德风险有自己的考虑。一是担心房屋产权不清晰,老人去世后,子女不搬出去怎么办。还有一个风险是通胀风险。有专业人士坦言:“面临的具体操作问题的确相当复杂。”应该说,网友和保险公司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其实,以房养老之所以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流行,与高遗产税有关。人们在以房养老和留房产给子女但要缴纳大笔税金之间较容易做出选择。而在我国,养老靠儿不靠房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日前,暨南大学舆情研究中心开展的关于“广州市居民养老现状”的民意调查颇有说服力。从调查来看,市民对最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的认知度和认同度都是最高的,机构养老的认知度次之,其次是社区养老、以房养老和候鸟式养老。在一项127815人参与的调查中,有多达87.6%的受访者断言以房养老并不可行,甚至有93.4%的受访者认为以房养老不能代替政府养老。

从最新的解读看,尽管以房养老只是养老方式的补充。但是,不论是国情还是政体,都决定了中国式养老最终还要靠政府兜底。首先,中国式以房养老与国外谬之千里。以住宅为例,在日本,不管是政府投资开发建设的普通建筑还是私营开发商建造的住宅,全部进行适老化设计。而我国呢?不少开发商还在跑马圈地炒概念,只在意建筑物的“皮”,根本没有考虑建筑里面的“瓤”,林立的摩天大楼使城市很漂亮,但医疗配套跟得上吗?物业有没有备用发电或蓄电设施?如果没有,一旦停电使电梯停运,尤其是突发疾病时停电,是等死还是养老?

其次,公众拿什么以房养老?住宅用地的使用年限最高是70年,而在一些地方被缩短到30年、20年。所以,尽管《物权法》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但同时,按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经批准准予续期的,应当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依照规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规定,“自动”并不意味着“无偿”,还得“依照规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否则“土地使用权将由国家无偿收回”。倘若土地使用权被国家无偿收回,还能以房养老吗?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养老以房养老养老以房养老养老以房养老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