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楠于去年12月因阑尾炎恶化等疾病导致休克,住进三亚市中医院接受治疗,她没有办理医保,住院后一直无力缴纳医药费,而亲属也不愿接收李晓楠。
据三亚市人民医院医务科负责人余德涛说,此类情况不少见,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该院外地户籍患者共拖欠医疗费约300余万元。
外地患者无力支付医院无奈买单
对于李晓楠拖欠三亚市中医院24万医疗费这件事,余德涛叹气: 去年11月,我们也送走了一个吉林籍的患者,也是因为没有办理医保欠了20多万元。
在社保部门吃了闭门羹后,三亚市中医院向民政部门求助。海南省民政厅低保处负责人林申表示, 如果居民存在经济上的困难,那么在医保报销的剩余部分,民政局可以给予医疗救助甚至22种重特大疾病救助。但救助人群只限于本地户籍居民。
林申认为,三亚乃至全省的外来人口众多,建立异地救助制度是大势所趋,但是系统却非常庞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那么,可以实现异地救助的海南省救助站是否可以缓解这一境况呢?据悉,按照民政部2003年出台的《救助管理办法》规定,救助站的救助对象是指 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乞讨度日的人员 。而许多无力支付医药费的外地患者往往又不符合被救助条件,救助站无法接收。
海南省救助站负责人龙田彪表示,救助站的救助原则最重要的一条是,被救助者必须自愿,然后才能给予其治疗、为其购买返乡车票。
拓宽医保覆盖面是有效解决之道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来海南的外地游客、外来务工人员大大增加。据三亚市人力资源开发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9月,三亚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近20万人,而这部分外来人口的医疗保障怎么办?余德涛认为,如果患者都能够办理医保,就没有接二连三的麻烦事儿了。
医保减免了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对于医院的损失也会少一些。 三亚市社保局医疗保险科负责人颜海辉说。
据介绍,海南省社保局已经与内地如黑龙江省等14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医保异地结算制度,患者在医院所需医疗费的85% 90%,可由社保资金报销。
目前,国内很多地方的救助标准具有区域性差异,主要原因是救助经费由地方政府承担,在跨省救助方面,因地方标准不一,双方政府之间往往发生扯皮等现象。
颜海辉认为,解决外来患者欠费问题的前提之一,最重要的就是普及办理医保,适度降低办理门槛。此外,我省社保部门应与更多省份建立起异地医保结算制度。
疾病应急救助亟待落到实处
医院求助社保与民政部门无果,躺在病床上的患者成了烫手山芋。据三亚市中医院负责人陈小勇介绍,今年该院曾多次为李晓楠组织捐款,以解决其生活上的困难,为其攒足回家的路费。 最好的办法还是希望医保能够普及,仅靠社会捐款不是长久之计。 陈小勇说。
海南省卫生厅特聘律师姚宣东认为: 医院有权根据被遗弃型患者的亲属遗弃犯罪情形向检察机关检举,要求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追究遗弃患病者的亲属刑事责任。这是有法可依的。
2月20日,海南省卫生厅联合省公安厅等5部门下发了《关于建立海南省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从3月起,海南将正式启动疾病应急救助工作,通过设立省、市两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对需紧急救助但身份不明、无负担能力的群众提供实施应急医疗救助。
但余德涛对此仍心存疑虑,他认为这一制度牵扯多个部门的执法,是否需要成立一个综合委员会进行治理,赋予其执法权,并明确参与其中各单位的具体职责,才能够有效解决外地无医保患者拖欠医疗费这一 老大难 问题。
因此,必须加强对医保参保人员的异地就医的管理,针对当前医保管理中存在的标准不一、执行不力的现象进行制度上的完善和管理上的加强,使我国的医保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向着人性化、便利化、现代化方向持续完善与进步。
标签: 异地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