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基准利率结构改革就是破除垄断;金融改革医改是关键

2016-11-17 08:00:12 无忧保
 金融改革不宜走太快

  张斌在接受该媒体专访时表示,中国金融监管部门是相对而言是最倚重市场化方向改革的,在没有实体经济部门扭曲束缚的情况下,金融改革不用推也会向前走的。况且对于现阶段的中国经济,金融领域改革难以再充当改革的突破口。

  他表示:“比如地方融资平台问题,央行能做什么呢?如果因为担心风险,走得太快或者收得太紧了,反而会出问题。下身不动上身动,会摔跤的。”

  目前,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以及主流媒体的讨论中,盘活存量、利率汇率改革、营改增、城镇化、减少行政审批等是频繁提及的关键字。中国经济二季度同比增速进一步下滑至7.5%,金融市场参与者反复揣度中央政府对经济放缓的容忍底线,以及政策天平是否转向稳增长。

  作为金融改革重要内容的利率市场化上周五又下一城,中国央行在去年6-7月先后两次宣布放宽贷款基准利率下限之后,这次又宣布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还剩下存款基准利率1.1倍的上限还没打开。

  张斌说:“医疗改革、教育改革,这些根本的重要的问题,这些可以改变增长动力,实现增长可持续的问题,现在为什么大家都不提了呢?”并称,这些改革之后,经济发展空间挺大的。

  他表示:“一届政府做好医改,一届政府做好教育,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基本就差不多了。十年后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没问题。”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最新表态称,“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中国经济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更加注重依靠转型升级。统筹考虑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给市场以稳定预期。中国今年3月制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现在又出现是否下线已下移到7%的争论。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亦多次表示,金融是果、财税是因、根在体制。金融是表象,如浮在上面的水,多了减点,少了加点;财税改革才能动结构,但仅靠营改増,似隔靴搔痒;行政改革才能治本,但仅靠大部制改革,似和风细雨。国退民进和生产要素价格的改革或是突破口,大力度、大规模的改革值得期待。

  破垄断就是结构改革

  谈到中国的服务业为何不能如大家预期那般接棒制造业、引领起中国经济下一轮增长周期,张斌认为主要原因就是垄断。医疗、教育、金融、通信等大的服务业一定程度上都是垄断的。

  他表示:“垄断的一个特征是,就算我想多花钱购买医疗服务,也不意味着医疗企业会改善服务增加供给。如果大家需求大的话,就只会让你排队,并且把价格提高。更高的需求不创造新的就业,但在给定的产出水平上会要求更高的价格,更高的通胀。”

  而根据目前中国的改革困境,他认为,放在任何一个国家,其理性的选择都应该是一方面推动结构改革,一方面稳增长,两方面都要做。所谓稳增长就是稳就业,别让就业下得太快。就业下得太快,本身就是严重的福利损失,还会带来社会问题。用就业保底,之上再谈改革。

  张斌说:“结构改革就是破除垄断。”

  他表示:“同时呢货币政策不能松也不能紧,保持中等偏宽,这样才能给私人部门一个较低的融资成本。”自6月钱荒以来,货币市场资金价格逐步下行,而最新公布的6月中国全口径外汇占款逆转为负,业界又出现要求央行放松流动性,对抗热钱流出的声音。

对于融资平台,张斌认为,一方面要理顺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投资体制;另一方面要让其投资更有效率,重点不是商业意义上的效率,而是公共产品意义上的效率。对于能够降低居民生活成本的公共物品,就是要政府出钱,不把商业和公益混在一起。

标签:   医改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