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医疗服务医改新政切断利益链;获群众认可

2017-02-02 08:00:01 无忧保
昨日有专家直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新一轮的医改,有14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这样大起底的派头,虽然背景很不相同,但是都以人类共同的追求为最终目标:体现出人的价值。

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教授、经济学家周为民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两位专家,将从经济、社会影响的角度,给大家解读:公立医院改革,医药分开启动,其伴随而来的医疗服务行业生态环境的变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一步的切入,对进一步改革有什么样的意义?

●乱象、暗箱变透明

长时间以药养医的状况,造成医疗领域层层乱象,甚至滋生了各种腐败。

因为药品有 油水 ,所以有医药代表和医护工作者之间的 暗箱操作 。对某些医院而言,药物的功用,可能已经远远不及它的附加值 能产生多少回扣 来得重要。一张张 大方子 ,塞到不知情的患者手中,加重了患者负担,也造成了大量浪费。

实施药品 零差价 ,或许会让全套医疗服务价格变得更加透明。

●提升医务人员价值

周为民认为,过去,以医疗技术为基础的服务,价格偏低,这很打击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因为医疗界的乱象,使得病人不再信任医生,医患矛盾的源头正是这种不信任。

医生正常的收入,没有很好地体现他们的付出,说得通俗点,累死累活,这职业的 性价比 不够高。红包变成物质上很有必要的补给;而从病人角度来讲,送红包,也是因为家属存在隐隐的不信任 我不给你打点好,你会不会真心对待病人?

新一轮医改,显著提高了 人 的价值,这对医护人员,是一种很有利的激励。 范柏乃认为,这将会是一个良性循环 医生看到自己的劳动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他们接下去的目标,就是好好看病,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

在医改推动下,患者的注意力,势必会更加集中在医生的服务质量上,医生的水平不提高,就没有病人认可,口碑难以积累,医生的绩效也不好。

●医患关系趋暖

医疗服务的优劣,不像一般买卖商品,买卖方、社会舆论对于商品质量的评价,是相对约定俗成的。医疗服务中,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使得医疗改革面临复杂的医患关系问题。

医改从供给方切入,大方向肯定是对的,会引导医患关系趋暖。 周为民认为这个改革的做法是合理的,也是有效改善医患关系的切口, 医生更加专注自己的本职工作,病人就医做出理性选择,那么医生们就做到给患者更多的问诊、沟通时间,患者得到更加多的服务,更合理的医治方案,这首先就是融洽医患关系的最重要一步。

●这一步是起步,光靠这一改还不够

但是两位专家也同时提及,这样层层递进的改革效果,必须建立在实行有效的监管基础上,而进一步的改革,则需要更大力度地支持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范柏乃认为: 比如,政府在分门别类定出诊疗、手术等费用的增长幅度之后,是不是同时要再细一步考虑到这样一个问题 人工服务涨价了,服务的质量,怎么规定,怎么保证。千万不能降了药费,而让名目繁多的服务费转嫁到患者身上。

周为民表示,医改的最终任务是解决医疗资源短缺、分配不均的情况,而加大市场化,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在没有过于苛刻的限制下进入医疗体系,不失是一条治本的解决之道。

●医改之路任重道远,但国家与政府的决心可以从各项规定政策上看出,医改势在必行,这或许会带给企业或医院在改革初期有所困难。

标签:   医改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