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奇正藏药董事长雷菊芳在两会提交关于民族药在医保中的分类应更加明确的提案。提案建议,在新一版的国家医保目录中按过往对中药扶持的增长比例放大民族药品种数量,同时扩充原有品种剂型。
雷菊芳表示,自2009年国家启动新医改以来,以全民医保为目标的国家医保制度改革对行业发展起到关键推动作用,但在充分发挥民族药优势方面仍存在问题。如在国家医保目录中,民族药品种数量呈现负增长;民族药目录未能按照病种分类,影响临床使用;配方相同的同种民族药的多剂型准入尚不充分;民族药目录筛选过程中,未能充分引入民族药专家进入评价体系等。
资料显示,与2000版国家医保目录相比,2009版国家医保目录中的西药和中成药的入选数量分别增长12.91%和31.02%,而民族药的数量却下降2.15%,呈现负增长,未能充分体现国家对民族药的扶持精神。
对此,雷菊芳建议在新一版的国家医保目录中,按过往对中药扶持的增长比例放大民族药品种数量,同时扩充原有品种剂型;进一步完善民族药目录,实现分科用药;建立民族药评审专家库,新版国家医保目录中民族药部分应由民族医药专家及中西医药相关专家共同评审。
雷菊芳称,民族医药在大病和慢性病防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疗效、安全性,是现代医药和中医药的良好的补充,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对于降低药费占比、满足医疗体制改革的需求有很大的帮助。
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我国目前民族医药来说,获得的发展却远远不够。除了资金投入少,地方特色植物要求高也是制约的一项重要问题。除了增加对于民族医药的重视,充分发挥其作用外,如何保障其可持续发展也很有必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