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保险知识汇总年底购买银保产品须知

2017-03-11 08:00:02 无忧保

年底,只要你走进任何一家银行营业网点,都能看见摆放在营业厅中的银保理财产品宣传单。很多原本去银行存钱的市民,因看到其比银行存款年收益高,很可能就冲动地进行购买。

每年的年底,都是银行和保险等金融单位,做业务最后冲刺的阶段,而这个时期,也是很多单位发年终奖最多的时期,于是买理财产品进行最后一搏,成为很多市民的最佳选择。但是,近日关于银保理财产品让各地市民雾里看花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于是业内人士提醒,年底进行理财要理智,特别是对一些收益高的银保产品,更应该明明白白消费,以免最后落个本金损失,再回头找银行,也于事无补。

选择适合自己的银保产品

银行保险产品是集投资理财与保障功能于一身的金融工具,一般都有保证基本收益,坐享红利,免征税收等特点,是抵御通货膨胀和利率风险的主力险种,因而受到投资者青睐。银行柜台上的银保产品也越来越多,市民在购买时要注意鉴别,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银保产品。

据了解,目前各银行代理的保险产品多以寿险为主,投资人要充分认识自我需求,综合考虑经济条件、健康状态、现有医疗福利状况、家族健康史等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现在许多公司设计的新产品除了注重对客户的分红,还着重加强了保障,附加了防癌保险,双倍意外保障,特定意外保障等。这些产品很适合25岁到50岁人士。有些公司推出的养老产品,就比较适合30岁至55岁各阶段的人购买,既可以作为养老的保障,也可作为对社保的补充。

银保产品与储蓄有天壤之别

从工行、交行、建行、中行、农行等大银行再到华夏、广发等中小银行,几乎所有的银行都代理银保产品,同样,大部分保险公司也都推出银保产品以增加销售渠道。显然银保市场的摊子已经铺得很大。

一位股份制银行的大堂经理告诉记者,银保产品和银行储蓄是有非常大的区别。像银行储蓄可以随存随取,而银保产品如果在合同期内退保的话,投保人不可能拿到全部的保费,投资的本金将有较大的损失。其次,在银行储蓄中,金额包括本金和利息,它是确定的;而银保产品类似于长期定期储蓄,如果中途退保,损失会很大。因此,要求资金流动性高的投保人应避免购买此类保险。

算好收益,别轻易退保

据了解,要想使自己的资金收益率最大化,首先要注意银保产品的保障功能;二是要比较分红的方式和种类,同时应关注保险公司的发展可持续性,以确保分红的多少和较长时期内的稳定性;三是目前银保产品有5年、10年、15年、20年、25年乃至30年等数档期限可供选择,对一些银保产品来说,期限越长其基本保额越高,也就是计算分红的基数越高,同时复利累计的效果越明显。业内人士同时提醒投资者,如果在保险有效期内退保,一般要扣除一定的手续费用,所以退保时一定要慎重。

业内人士还提醒投资者,保险不是越多越好,也不存在贵贱之差,关键要看清楚产品条款的实际保障范围和具体赔付条件,特别是货比三家时,更要留意条款细节,有些银保产品还有附加险,与主险同时投保可以享受更多的优惠。

莫走入银保产品三大误区

据了解,现在大多数市民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一般会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误区。一是认为在银行购买的产品,自然就是银行的理财产品了。当业务员介绍说某产品比银行的定期储蓄利率还要高时,很多人就稀里糊涂地买了,事后才发现是保险产品,于是又要退保,结果还可能损失本金。第二个误区是认为保底收益+红利总是大于银行同期利率,很多人购买银保产品时都是抱着这样的心态。然而实际上分红是不确定的,其结果往往不像投保者购买时想象的那样“高额”。第三个误区是忽视保障功能。现在不少市民都有先为小孩买保险的误区,正确的应是先保障父母,再保障孩子。

标签:   知识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