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11个省全面两孩政策修改完成 生育保险待遇新变化

2017-02-12 08:00:01 无忧保
1月29日讯:目前,全国各地已进入地方计划生育条例修改高峰期,“全面两孩”政策更成为近日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关注热点。截至28日,广东、湖北、天津、浙江、安徽等11个省份人大常委会已完成地方计生条例修改,明确“全面两孩”的具体实施政策。“新华视点”记者针对“全面两孩”落地的几个焦点问题进行了追踪。 生育意愿:两孩生育意愿持续走低,各种压力令不少家庭犹豫甚至放弃 “生还是不生?”这是“全面两孩”后很多家庭面临的选择。记者调查发现,不少省份在公布地方计生条例修改结果的同时,还详细公布了“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对当地生育水平影响的预测情况。如广东省卫计委介绍,据测算和分析,“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2016年至2020年广东户籍人口每年多出生15万至18万;2018年可能多出生27万左右,达到峰值,之后逐年递减。 湖北省卫计委副主任朱惠民表示,按照生育意愿调查的情况,湖北“十三五”时期出生人口相比“单独”政策下多出生50万人左右,生育释放主要集中在2016年至2018年间。 根据国家卫计委此前预计,“全面两孩”实施后,“十三五”期间每年新增出生人口在300万人左右,每年出生人口数量将在1750万至2100万人之间。 对于“全面两孩”后人口增长的预测有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就是“单独两孩”政策的落地情况。在“单独两孩”政策实施的第二年,本该出现的出生人口增长却没有如约到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655万,甚至比上年还少32万。而2014年也仅比2013年多出生47万人。因此“全面两孩”实施后,各地实际生育水平能否达到预期,引发不少地方两会代表委员热议。 “国家卫计委分析去年出生人口减少的原因,认为是羊年生肖选择与育龄妇女数量减少所致。但我个人分析,近年来越来越低迷的生育意愿影响更明显。”浙江省人大代表汪恩峰说,过去生育孩子只求吃饱带大,现在还希望能养好成才,“各种压力让家庭对生育两孩更加犹豫,或者直接放弃。” 2013年,全国29个省、区、市的生育意愿调查显示,已有一个孩子的单独家庭,希望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比例约为60%。国家卫计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公开表示,“单独两孩”政策落地后,2015年初再对同样人群做调查,只有39.6%的人希望生育两孩。 不仅如此,实际生育行为其实更会远低于生育意愿水平。山东威海市符合“单独两孩”政策的家庭中,有70%明确表示愿意生育两孩,但实际申请量不足6%。浙江舟山市《2014已婚育龄群众生育意愿研究报告》显示,人们的理想生育数为1.78,政策生育数为1.59,而实际生育数仅为0.96。 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学院教授张原震认为,从“单独两孩”的实施效果来看,“80后”年轻群体的生育意愿已经显著降低。 产妇权益:产假相应延长,有地方两孩津贴减少,职场容易受阻 已完成地方计生条例修改的11个省份明确,女方产假在国家规定的98天基础性产假基础上,增加30天至60天,其中四川、宁夏、山东女方产假均增加60天。不过原有一孩晚育、独生子女奖励等产假均被取消。 职场女性在生育期间收入是否会减少?不少地区在修改后的计划生育条例中明确,增加的产假,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保证福利待遇不变,主要靠生育保险中的生育津贴来填补产假期间收入减少差额。 业内人士介绍,生育保险包括产检生育医疗费用报销与生育津贴等组成部分。正常缴纳生育保险的女性完成生育后,社保部门将根据其个人生育保险缴费基数除以30,再乘以产假天数来计算。比如产前每月工资为5000元,产假为128天,则总共可获得2.1万元左右的生育津贴。 1 2 下一页 末页

标签:   育保险待遇保险待遇保险生育保险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