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保险:全职妈妈无法享受生育津贴 目前我国单位和个人为在职职工缴纳的五项社会保险,约为职工个人工资的46%。人社部曾表示,在列出统计数据的173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社会保险缴费率居第13位,高于16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养老保险缴费率偏高。
上班族按月缴纳社保,即使你只拿着约为北京社会平均工资水准的收入,整个职业生涯你和单位的社保缴费也会达到百万元之巨。但是诸如主动辞职不能领取失业金、补缴养老险不是想补就能补、美容体检不能报销等社保应用中的细节问题,却并非人尽皆知。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缴费的含金量,尽量享受更多由社保带来的福利待遇,是每名参保者都有必要知晓的问题。
针对当前社保实施过程中参保者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社保制度完善的方向,京华时报记者采访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保学会理事孙洁教授和社保实务专家、51金柚网CEO余清泉。
专家认为,五险政策还有不少值得完善之处,比如养老保险替代率过低,生育保险尚未覆盖全部育龄女性,失业保险钱少限制多导致钱花不出去的问题,工伤保险“48小时生死线”更是争议不断。专家建议社保部门简化失业保险领取手续提高发放率,医保方面,专家建议将体检项目纳入报销,相对降低基金支出等举措。
生育保险
全职妈妈无法享受生育津贴
以北京市为例,目前无论京籍职工还是非京籍职工,都已经先后被纳入生育保险范畴。但是对于无业的全职妈妈,则尚未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虽然无法享受按月领生育津贴的待遇,但只要京籍无业的全职妈妈在职介、人才中心参加了医保,还是可以按规定报销生育当次医疗费用的。
生育险难成“女性保险”
孙洁介绍,曾有观点提出生育保险应成为女性保险而不仅是女工保险,例如让无业女性按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享受生育津贴。这一难点在于其首先于法不通,其次对于收入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女性职工来说,更会形成新的不公。
孙洁认为,完善生育保险政策的当务之急是让《社会保险法》关于“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的框架规定在各地加快落实,对于无业的全职妈妈,无论是否当地户籍,即使不参加医保,只要其配偶参加了生育保险,就应该享受报销生育当次医疗费用的待遇。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