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失业率名词解释及计算


【导读】自然失业率就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影响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什么是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提出,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自然失业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因而又称均衡的失业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是不可避免的,是市场条件下劳动者个人和企业追逐自身利益的反映,由于经济运行的波动性、周期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经济活动对劳动生产力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这就从客观上要求社会必须备有调节劳动力供求的蓄水池,也就是要有一定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适量失业人口。西方经济学将这种失业人口形成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其对劳动人口的比率被称之为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通常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因素是决定自然失业率及引起自然失业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
1、劳动者结构的变化;
2、政府政策的影响;
3、技术进步因素;
4、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
5、劳动市场或行业差别性的增大会提高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计算方法
自然失业率=摩擦性失业率+结构性失业率。
【当预期通胀 = 实际通胀】
π = Eπ-ε(u-u*)
如果:π = Eπ,0 = ε(u - u* ),u = u*。
【注释】:π = 通胀率,Eπ = 预料通胀率,u = 失业率u* = 自然失业率。
名词解释
【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需求与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缺乏流动性,信息交流不完全以及市场组织不健全所造成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
参考文献:《什么是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区别》自然失业率常见问题12-10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06-10领取失业金期间养老保险需缴纳吗?01-08失业保险基金来源于哪里?02-03什么是失业?01-01什么是失业保险?04-06失业率08-21失业保险金领取时间有限制吗?【版权声明】:《自然失业率名词解释及计算》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注明:http://www.chashebao.com/shiyebaoxian/16615.html下一篇:2016年美国失业率最新官方数据(含统计方法)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