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失业保险工作座谈会经验]贵州省贵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狠抓非公经济单位和事业单位扩面 扎实推进失业保险工作


近年来,针对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大量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提前办理退休,导致失业保险参保人员大量流失的问题,我市及时把非公经济单位和事业单位作为新的扩面重点,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应措施。通过艰苦努力,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不仅没有下滑,而且每年都稳中有升。 --在狠抓非公经济单位扩面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是在进行劳动用工年审的同时,要求参加年审的非公经济单位必须参加失业保险,否则年审时不能过关;二是社保中心与监察支队互通信息,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而未参加失业保险的非公经济单位进行清理,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派人上门督促这些企业参加失业保险;三是借助社会审计力量,对参保单位特别是非公经济单位参保人数和缴费基数进行审计稽核,并要求参保单位按核定的人数和缴费基数参保缴费;四是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对少数拒不参保或整改不力的非公经济单位坚决给予行政处罚,对其中个别态度恶劣、影响较坏的企业,一方面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另一方面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予以曝光。在我市入驻的1户全国知名民营企业,自视在市里影响力大,企业老总与省市领导较熟,因而不把劳动保障部门放在眼里,对我局监察支队要求其参加年审的通知、下达的《限期整改指令书》甚至《行政处罚通知书》一概不理。但当得知我们将通过法院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并将通过新闻媒体对其进行曝光时,该企业老总急忙四处找关系给我局打招呼,要求不要对其进行处罚和曝光,我们向有关方面讲明了情况,取得了理解和支持,如期对该企业进行了处理。这件事情教育和震慑了非公经济单位。此后,该企业每年都按期参加年审,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其它大多数非公经济单位对劳动保障部门的通知和要求也都高度重视了,即使他们在参保缴费上存在困难,也都主动上门与社保经办机构和劳动监察支队沟通。3年多来,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我市在非公经济单位扩面工作上取得了明显效果,共新增参保企业5000多户,新增参保人员5万余人。同时,审计稽核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仅去年就审计稽核了1283户参保单位,当年增加失业保险费收入482万元。 --在狠抓事业单位扩面方面,我们与财政、编办和人事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区、县(市)尽快启动本地区事业单位参保工作。同时,市财政、编办和人事部门,还分别将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作为对下属部门业务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促进事业单位参保。对一些启动事业单位参保工作有困难的区、县,我局还有重点的给予帮助和推动,收到了较好效果。2003年,我市所辖的开阳县由于财政十分困难,在当年是否启动全县的事业单位参保问题上举棋不定。得知这一情况后,我局分管局长和社保中心、失业保险处的负责人多次到该县,分别与该县的分管县长和人事劳动、财政部门的领导沟通,宣传即时启动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做工作,该县财政挤出资金于当年年底启动了全县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的工作,全县6000多名事业单位职工全部参加了失业保险。2003年以来,我市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每年都有所增加,共新增参保人员3万余人。 与此同时,我们还强化基金监管,确保了基金安全运行。主要措施是:由市政府牵头成立了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提升了对失业保险等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层次,加大了监督力度;下发了《贵阳市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实施细则》,强化了失业保险基金内控措施,增设了"基金监管和财务处",局班子中专门配备了总会计师,加强了组织管理;实现了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集中管理,做到"四个集中",即基金账户集中、基金财务人员集中、基金核算和预决算集中、基金调度集中。同时进一步规范市、区(县、市)两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工作流程。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和行政执法力度,力争使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和基金征缴都有更大的突破。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