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导读】农民工是最辛苦的一个行业,那些可爱的人们没有文化知识,只知道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劳动,他们是最值得尊敬的一群人。那么农民工现在大多是在外地务工,如果失业了是否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呢?如果不小心丢了工作要该怎么办?如果你会精打细算,丢了工作也不必焦虑。在城里,有一项制度,就是针对失业的职工设计的,它能为失业者在一定时间内排忧解难,保障失业者得到国家帮助。这就是失业保险。
什么是失业保险,农民工的失业保险有哪些规定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失业保险的主要目的就是保障劳动者因失业失去生活来源的时候仍然能正常地生活,保证劳动力再生产。
根据《失业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258号)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应该参加失业保险,用人单位按规定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连续工作满1年,本单位并已缴纳失业保险费,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其工作时间长短,对其支付一次性生活补助。补助的办法和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农民工如何参加失业保险
按照国家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要与本单位城镇户籍职工一样参加失业保险,区别在于缴费不同。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要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按月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中的城镇户籍职工按照本人月工资收入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但是农民合同制工人个人则不缴纳。
用人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连续工作满1年,本单位并已缴纳失业保险费,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享受一次性生活补助。也就是说,农民合同制工人失业后领取的是一次性生活补助而不是失业保险金。
失业生活补助的领取办法:农民合同制工人与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由单位或者本人将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参加失业保险和缴纳失业保险费的证明、劳动合同书、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身份证明等材料提供给当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经审核合格后,经办机构将一次性生活补助直接发给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
申领失业保险金要具备哪些条件
《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一是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已满1年的;二是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三是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按照规定同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农民工必须先参加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已满1年的,才有资格领取失业保险金,缴费不足一年的,无法领取。因为自愿离职而失业的人员一般都会被排除在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范围之外。失业人员必须通过办理失业登记来表明自己有就业意愿。
农民工失业后也是可以进行失业保险金的领取的,以上就是关于农民工失业保险的相关介绍,看完之后相信你对失业保险会更加的了解。失业人员必须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才能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及其他待遇。对不符合条件的,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拒绝其申请,并告知其拒绝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