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图为临夏州积石山县人社部门在风光村举办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班。
本报王辉文并摄
靠着丈夫的一手瓦工活,家住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风光村的曹文成花一家成功脱离了贫困线。
但就在大半年前,曹文成花却整天为钱愁眉苦脸:一个老人要照顾;三个孩子要抚养;丈夫打零工一天只能挣百八十元钱;养了6只扶贫羊,没多久已有3只倒在了羊圈。
转变出现在2017年10月的一天。村干部敲开曹文成花的家门,告诉丈夫冯香玉一个消息:过两天前进村搞培训,学费全免还管饭,每天还有20元补贴。
这样的好事让冯香玉动了心。几天后,他和几个人骑上摩托车,到了临近的前进村。十多天后培训结束,冯香玉通过考试,再把身份证复印件和4张照片交给培训机构,没多久,就领到了职业资格证书。手中有了技术,兜里有了证,冯香玉成了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顺利找到工作不说,他的身份也由小工变为大工,收入从每天100元出头涨到了260元,全家也因此摆脱了贫穷。
一条越走越宽的劳务输出路
现在在风光村,走上脱贫路的已不止曹文成花一家。但在2014年贫困户建档立卡时,全村却有191户贫困户,七八百人。望望四周光秃秃的山头,满眼的土坯房、泥泞路,再想想人均一亩半的土地和村民大多打零工的状况,风光村党支部书记冯国海愁在心头。
冯国海的愁同样牵动着临夏州决策层的心。面对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远低于甘肃和全国平均水平,八县市均为六盘山片区集中连片特困县,以及全州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5年的客观实际,如何找到一条快速脱贫路迫在眉睫。
调研、思考、讨论思量过内部丰富的人力资源储备,再对外部尤其东南沿海随处可见的用工荒现象进行观察后,发展劳务经济的路子在众人眼中清晰起来。
很快,临夏州制定出台《关于到2020年实现劳务收入突破100亿元目标的实施方案》,把劳务产业确定为全州三个百亿元产业之一,并同时制定《临夏州劳务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同时召开全州劳务产业发展会议、全州贫困带片乡镇劳务工作培训会等会议,从工作制度、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等方面,为推动劳务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临夏州人社局走在了脱贫攻坚最前列。在结合部门实际,提出了抓培训、拓基地、创品牌、促增收的劳务工作思路的同时,临夏州人社局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中抓、相关业务科室全力抓的工作机制,专门组织开展了一次全州劳务产业发展专题调研和三次工作进展专项督查,建立了局班子成员包县督查制度,紧盯时间节点,全力推进劳务工作。
临夏市各县市也纷纷出台鼓励劳务输出相关措施,努力提升贫困人员外出务工积极性。我们在思想上把劳务输转工作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人、推进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在行动上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和深入度,建立起宣传引导、劳务输出、服务保障的一条龙工作模式。临夏州积石山县劳务办主任杓进科介绍。
为提升劳务输出质量,临夏州还在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社部门及用工企业广泛接触的基础上,选择与福建厦门,江苏苏州、南通、无锡等地人社部门签订人力资源协作协议,开展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等活动,保证劳务输出的稳定性和针对性,并在浙江嘉兴闻泰通讯、江苏沭阳瑞声科技等企业建立大型劳务基地。
在这些城市和基地,我们建立起劳务管理办公室等机构,从而近距离解决临夏籍员工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参保缴费以及生产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把他们扶上马、送到岗、帮到底。临夏州人社局副局长刘世才告诉。
同样贴心的服务,体现在临夏州人社部门将服务窗口移至大小村落,并和贫困人员一次次零距离的对话中
我们是回族,在外吃饭怎么办?请放心,只要一家用工企业回族员工人数达到30人,我们就协调建立清真食堂。
我们从没出过远门,心里紧张。不用怕,只要需要,我们会安排车辆把您送到目的地。
不了解企业及岗位要求,咋办?别担心,我们会将招聘企业请过来,在家门口把工作情况给您讲清楚。
一个个家门口的技能培训班
炒锅要攥紧,右手拿勺要稳;搓面剂子时手上要蘸点油,用力要均匀4月24日,在风光村综合服务中心院内,甘肃东方技工学校培训部主任烟世英,正带领多名专业教师指导来自风光村及邻近村落的村民学习烹饪和拉面技能。
在临夏州,类似的景象很常见。我们制定了《关于规范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意见》,围绕市场需求和劳动者,尤其是贫困人员意愿实施精准培训,科学设置培训项目,丰富培训内容。我们采取长训、短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培训活动,实现了培训工种、培训内容、培训时限与培训对象的精准对接。刘世才介绍。
做好技能培训,资金投入既是前提也是关键。在沿用传统由就业专项资金给予补贴的基础上,临夏州采取州政府筹措、厦门市帮扶、州人社局争取,州级财政加大支持、各县市自筹的多条腿走路的办法,使经费投入不断加大,仅2017年州级层面新增加的劳务技能培训经费就达3333万元,投入额创历年新高,有效保障了各类劳务技能培训的顺利开展。
充足的资金投入,有力地推动着临夏州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我们集中开展了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古枹罕砖雕匠高山手抓师甘康电焊工等工种的培训,受训人员约5800人,将临夏劳务品牌越擦越亮。临夏州人社局政策法规科科长孔令熙介绍。
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临夏州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重点开展牛肉拉面师、电焊工、砖雕师等优势工种的精准培训,实现了对有培训意愿的精准扶贫户务工人员至少开展一次免费技能培训的工作目标。培训过程中,临夏州还结合实际,以深度贫困村和贫困人员为重点,组织培训大篷车,将培训送到田间村口,实现了培训教室和贫困户的零距离对接。
一个个项目涵盖烹饪、电焊、中式面点、养殖的技能培训班在家门口的出现,以及免培训费、免教材费、免鉴定费,补助交通或伙食费的优惠,吸引越来越多的临夏州贫困人员走进课堂。在经历技能培训后,过去只能依靠体力的风光村民,如今也挣上了技术钱。技术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加,让这个深度贫困村的百姓自信心不断提升,务工足迹也越来越远。
收入的增加让风光村民笑开了颜,如今,他们逢人就说人社部门好,培训帮助大。但倘若追问为什么好,朴实的村民却很难说出个所以然。
他们不知道,为了满足贫困人员各类培训需求,人社部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量身定做出各式菜单,使培训的针对性明显提升;
他们不知道,为了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人社部门联系兰州市品牌技工院校,精选高水平教师,并且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把关;
他们同样不知道,坐在家中就拿到职业资格证的背后,是人社部门一次次的沟通、跑腿
一次次无私的奉献
临夏州人社部门领导层深知,如果只通过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等方式推进精准扶贫,并不能发挥出人社部门作用的全部。
优惠的政策来了。根据临夏州人社局和州财政局、扶贫办联合印发的《关于落实社会保险扶贫工作的通知》,凡建档立卡未脱贫的贫困人口、一二类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政府出资代缴全部或部分养老保险费。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由单位依法缴纳失业保险费,个人不用缴纳。
真金白银的帮助来了。仅2017年,临夏州人社局就从本不宽裕的办公经费中挤出20多万元,为联系村送去两万多株果树苗,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面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同时免费发放价值约1.5万元的药品。
扶贫干部来了。临夏州人社局先是发动168名干部结对帮扶积石山县4个村336个精准扶贫户,再调整充实局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工作责任书,又选派4名业务骨干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与村民同吃住、同劳动。讲解帮扶政策,了解各种困难,调解矛盾纠纷,满足相关要求对于结对帮扶中给予贫困人员的帮助,孔令熙如此概括。
周到给力的服务,让贫困人员齐声夸赞。而在掌声的背后,却有着临夏州人社人不为人知的牺牲和奉献:一个个驻村工作人员,长期和村民同吃同住,辛苦劳累不说,自己家庭也被放在一边。就在采访期间,临夏州人社局局长李文俊正在苏州等地就劳务协作事宜奔波商谈;驻积石山县庙岭村帮扶队长马洪忠因煤烟中毒正在医院治疗
一个个数字,证明了奉献的价值。截至目前,临夏州人社局帮扶干部共协调解决贫困户就医、入学、务工等方面问题123件,力所能及地帮助贫困群众解决了困难。仅2018年至今,临夏州就完成就业技能培训4324人,组织劳务输转29.3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8.33亿元。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