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的人才基础应该是技工、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国家工业化发展与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之间内在关系,阐明了培养形成高素质劳动者在建设工业强国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去年三月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放眼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世界各国加快争夺未来制高点、争创产业新优势的步伐,依靠的是人才。谁拥有人才上的优势,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
从九江市来说,随着供给侧改革,产业要转型,经济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纷纷涌现,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
从就业市场来看,近三年,九江市每年新增城镇就业近7万人,但企业用工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企业招工难。企业招工已从卖方市场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失去了招聘会上的主动权,普遍存在招工难问题。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会连续多场次出现企业提供招聘岗位大于入场求职人数的情况,很多企业连续参加多场次招聘会,仍不能招聘到所需用工。技能型人才难招也是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部分城乡求职人员技能单一或根本没有技能和技术,文化水平不高,限制了企业招工的选择范围。
二是供需不对口。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统计表显示,岗位数量大于求职人员数量的前10个职业分别是业务员、营销人员、缝纫工、力工、电子加工、普工、部门经理、中餐烹饪人员、机械工、挡车工;同时九江市高等教育相对发达,每年3万余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工作比较艰难。
三是用工成本难控制。当前企业用工成本逐年增大。员工要的是高薪水、高保障。人力资源市场看起来人流如织,但往往看到的都是一些经常来求职的人,这些人有的无技能、有的不愿做普工,但工资要求高,很难符合企业要求。员工要价高,加上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五险一金,企业用工成本大幅增加。将来企业将更多改进生产工艺,提升自动化程度,增加机器人维修与操作技工的需求。
四是总体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脱节,有事没人做,有人没事做,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普工数量虽多,但因薪资期望与自身劳动力价值不符,而不能很好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80后、90后劳动力进入服务行业的相对较多,进入工业企业的相对较少。目前许多工业企业员工年龄相对偏大。尤其是纺织等传统行业员工的新老交替是一个需引起足够重视的警讯。
无论是解决就业总量矛盾,还是结构性矛盾,最根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也是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前提条件。人社部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抓好技工院校改革发展。九江市现有人社部门主管的技工学校8所,其中高级技工学校1所,现有在校生1万余人。技工院校8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是将农村转移劳动力培养成为城市新兴产业大军的摇篮。下一步要进一步明确一贯办学定位,就是为园区企业培养高中级技术工人,坚持校企合作基本办学制度,深化产教融合。充分发挥与企业联系密切的传统优势,加强与企业的交流融合,进一步完善校企联合育人机制,积极探索订单培养、新型学徒制、等校企合作形式,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技能人才培养层次和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匹配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二是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目前九江市共有职业培训学校47家,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一家,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两家。近三年来,全市开展工业园区培训近10万人,创业培训2.7万人加快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重点要为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开展转岗培训、企业技术革新技能提升培训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新岗位基本能力培训。
三是统筹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1、开展能力评价。九江市有国家职业鉴定所站14家,年鉴定能力超过3万人,通过鉴定发证推动技能学习积极性。
2、推动技能竞赛。先后与市总工会、九江石化、昌河、市妇联等部门和单位举办行业技能大赛,调动广大职工爱岗敬业、技能比武的积极性,下一步要以企业岗位练兵为基础,企业职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参加竞赛活动,积极参与世界技能大赛和全省竞赛的选拔工作。
3、表彰奖励。一是提高技术工人政治待遇。积极会同有关部门,不断提高技能人才评选劳模等荣誉称号、推荐享受国务院、省、市政府特殊津贴人选的比例,将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纳入党和国家统一的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中,让优秀技能人才可以参照高层次人才有关政策享受休假、体检等方面的待遇。二是提高技术工人经济待遇。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推动技术、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使广大拥有一技之长的蓝领工匠成为我国中产阶级的主体;三是重点支持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