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现在成都的创业环境真的太好了!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创业,2013年带领团队从北京来到成都创办手游公司的王彦昊是成都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浪潮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去年,王彦昊带领团队将创业重心转向精准医疗和健康管理,为个人、家庭和团体提供个性化的健康解决方案。
以创业撬动就业、以服务促进就业,是2016年四川省成都市就业工作的鲜明特点。
我市坚持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形成了具有成都特色、以鼓励创新创业为鲜明特征的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人社部门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大就业大创业促进格局,在推动劳动者稳定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的同时,也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成都市人社局局长张济环说。
传递殷殷学子情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促进青年学子就业,成都市成立了促进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密切协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联动机制,并连续多年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纳入全市民生工程目标。
在探索中,我们逐步形成较为健全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并建立起着眼未来的长效机制。成都市人社局副局长李军说。
几年来,成都市全力推进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梯级孵化体系建设,全市打造创新创业载体193家,实现创业5000余人,带动就业4万余人。2016年,成都市开展创业天府菁蓉汇等品牌活动,人社部门牵头承办了人力资源技术与服务大会、外籍人才招聘会、人才交易会,为高校毕业生营造了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也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聚集了一批优秀人才。
据了解,成都市还鼓励小微企业和基层乡镇、村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留用高校毕业生的单位给予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实施三支一扶等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目前仍在服务期的有6300多人,实现在基层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产业发展领域的全覆盖;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每年帮助15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同时,成都市还建立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动态数据库和网上服务平台,实施一对一就业帮扶。
撬动农村创造力2016年,何中富将合作社里生产的红提、葡萄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输送到客户身边,便捷、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用户的好评。
两年的创业历程,是政府部门的帮扶让我没有放弃。从种植用地的协调到小额贷款的发放,从种苗的支持到村民的培训,一桩桩,一件件,都留在了何中富的心中。如今,他的种植基地已是红提满架、瓜果飘香。
这得益于金堂县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多部门协同机制。金堂县人社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县将鼓励回引创业作为全县的系统工程,制定了一镇一产业一村一品牌的发展规划,并建立起政府各部门协同推进、银行政府企业三方沟通联席机制,为创业者解决实际难题。截至目前,金堂县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已超过9350人,带动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6.2万人,全县农民工资性收入7183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8.3%,同比增长5.84%。
金堂县的实践是成都市的缩影。
几年来,成都市通过强化返乡创业政策支撑、引导返乡创业向新业态聚集、大力推进返乡创业载体建设、健全完善返乡创业公共服务、营造返乡创业良好氛围等措施,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近就地创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2015年以来,成都市农民工返乡创业1.42万人,创办企业8269个,实现产值26.26亿元,吸纳就业10.74万人。
精准服务暖人心
一年前,37岁的张平在攀成钢转型升级职工分流中,选择离开企业自主创业。
如今,张平创办的伊味儿休闲食品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已是小有名气。
人社部门给我们提供了很贴心的服务,宣传政策、创业培训、岗位招聘、就业援助,这些帮扶让我们心里非常踏实和温暖。张平说,正是人社部门的帮助让他的创业之路坚持走到现在。
成都市人社局采取立体式、全方位、精准化的服务模式,帮助转型升级的企业做好分流职工安置工作。
成都市就业局局长游永志介绍,成都市根据企业需求,实施一企一策的服务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一方面,强化转岗能力培训,组织大型专场招聘会促进分流职工实现就业;另一方面,搭建与分流职工相适应的众创空间,帮助分流职工无证照试创业实现就业创业增收。同时,做好就业培训和失业保险金兑付等服务工作,帮扶分流职工再就业或灵活就业,建立就业援助基地扩展公益性岗位,不折不扣地兑现了市委、市政府不挑不选,两个工作日帮助实现就业的承诺。
目前,成都市1.83万名企业转型升级分流职工中,有就业愿望的1.48万人已经全部实现就业创业,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