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今年以来,湖南省吉首市紧紧围绕项目兴市、改革兴市、实干兴市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精准脱贫工程,突出以转移就业脱贫工程为重点,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优质服务、稳步提升的原则,采取本地转移就业为主,外地转移就业为辅相结合的方式,从五个精准有序推进转移就业脱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止目前,吉首市开展培训4148人,完成年度任务103.7%;累计完成转移就业4033人,完成年度任务100.8%。实践证明,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成为贫困群众最直接、最有效、最稳定的增收渠道。
识别对象力求精准
进村入户核实信息。今年来,吉首市先后通过五次摸底,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去向、就业意愿、培训需求等信息进行了全面摸底、采集,力求做到精准识别对象。同时,人社部门也多次组织干部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对上报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去向、就业服务需求等基本信息数据逐一电话核对,力争做到不缺一户,不漏一人。
摸清底数归类建档。通过入户核实和村里报,乡里核,市里统的方式,做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四个清楚,即基本情况清楚,就业去向清楚,就业需求清楚和收入情况清楚。目前,吉首市农村劳动力总数为115154人,其中劳动年龄段建档立卡贫困人员25523人,除去在校学生、病、残、服役等人员4040人,实际贫困劳动力21483人;建档立卡转移就业13877人,未转移就业7606人,其中省外就业4364人,省内就业1038人,州内就业954人,市内就业7521人;到广东4市就业意向有9人,到长株潭就业意向有8人,到州内就业意向有522人,到市内就业意向有2419人;在广东省薪酬平均每人每月3000-5000元,长株潭为2000-4000元,州市内为1500-3000元。
分级搭建工作平台。吉首市初步形成了劳动力资源三级标准模式,推进了劳动力资源信息平台建设,初步实现了数据动态管理。在市级层面上,成立了市转移就业脱贫协调领导小组,安排了专门办公室,抽调了4名专职工作人员。建立了一库一图三台,一库即市贫困劳动力资源信息数据库;一图即工作流程图,包括组织数据库建设,组织数据采集、数据汇总、抽样评估、提出分析报告、督查检查;三台即市数据库工作平台、信息系统管理服务平台、信息系统应用平台。在乡镇层面上,建立了一柜一库一栏,一柜即劳动力资源信息纸质档案柜,一库即劳动力资源信息数据库,一栏即宣传公示栏。同时,抓好乡镇基层平台建设,目前除马颈坳镇外,其余乡镇均实现了基层平台全面覆盖。在村级层面上,建立一图一册一卡,一图即劳动力资源信息采集工作流程图,一册即已转移就业人员和未转移就业人员台帐和个人表整理成册,一卡即劳动力资源信息采集卡。
技能培训突出精准
创新培训方式。根据培训需求,吉首市结合区域产业和专业类型等特点,积极创新培训方式。按照较为集中的在村里办,较为分散的在乡镇办的原则,采取送下去的方式分片在马颈坳林农村、补戈村、杨柳村开展茶叶、种植、养蜂培训,丹青镇开展禽类养殖培训,太平镇开展养殖培训;按照专业分散度较高的到市里办的原则,采取请上来方式对苗绣、家政服务、护林员、计算机远程操作员、建筑工、电工、焊工等进行集中培训。通过培训,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抓实培训过程。为确保培训质量,吉首市要求每期培训班做到六定,即定计划、定内容、定主讲、定对象、定时间、定地点。班主任跟班办公,教学任务做到两清,参训学员当堂消化,不吃夹生饭。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部门组织的培训班进行督查,了解各部门培训班开班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通过抓实培训工作,提升了学员技能水平,促进了人岗精准对接。在5月举办的首期建筑行业技能培训班上,有241人与东方红住建集团、乾江、宏大、武陵等4家建筑企业达成就业意向;7月举办的全市生态护林员培训班,有40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接受培训且顺利通过考试,全部实现上岗就业。
提升创业就业能力。坚持针对性、实效性、统筹性的原则,由人社部门牵头,整合扶贫、农业、人社、教体、移民、经信等部门培训资金、培训场地和培训师资,对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引导性培训,使贫困劳动者实实在在至少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提升他们创业就业能力,从而实现快速就业。
就业对接强调精准
建立协作机制。根据劳务协作试点工作要求,吉首市建立了省际、省内、州内、市内四个层面对接协作机制。在省际层面上,分别与广州东莞、浙江衢州等地签订了劳务输出合作框架协议;在省内,与长株潭地区建立了合作机制;在州内层面上,与州经开区签订了《企业帮扶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接工作合作框架协议》;在市内层面上,与好日子家政服务公司、东方红住宅工业有限公司等建立市内劳务合作协议。通过创新创业扶持和劳务协作有关政策的落实,鼓励本地企业和合作社,积极吸纳本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逐步建立了适合全市劳务发展的多层次协作机制。
开展精准对接。今年来,吉首市先后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人才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现场招聘活动14场次,提供岗位数4.8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3400余人。特别是5月16日在市政府前坪举办的广东省东莞市湖南省湘西州转移就业脱贫工程吉首专场招聘会以及9月24日在吉首财信商业步行街举办的2016年吉首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现场招聘会活动,受到了上级充分肯定,获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有力地促进了全市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两后生等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加强定期合作。为实现无缝对接,吉首市积极与广东四市、长株潭、重庆市定期开展劳务协作。一方面,定期交换信息。每月10日,该市将掌握的最新贫困劳动力人员情况信息反馈给输出地,并于每月15日做好贫困劳动力和岗位的初步对接工作,根据初步对接情况于每月末组织有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和意向企业远程见面。另一方面,派工作人员驻点工作。在与广东四市、长株潭建立劳务协作的同时,派工作人员常驻重庆市劳务输出服务中心,开展点对点对接。目前,采集企业信息100余家,提供岗位近万个。通过与长沙蓝思科技公司积极对接、提供劳务信息等,该市先后输出14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进入该公司务工。
推进就近就地转移。结合地理区位优势,吉首市在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目前,马颈坳创业示范乡镇有农村合作社和民营企业121户,创业示范户292家,带动城乡就业114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645人;河溪张排红提葡萄基地、镇溪寨龙氧吧食堂吸纳带动建档立卡户144人;矮寨大桥公司、德夯旅游实业有限公司、湘西毕果服饰公司、诚成纺织有限公司、东方红产业园、步步高超市等企业吸纳建档立卡户83人。初步形成了创业示范乡镇引领,合作社带动,企业吸纳的转移就业新格局。
服务管理要求精准
建立服务机构。依托州在重庆设立劳务输出服务中心,吉首市安排专人常驻服务点工作。通过驻点包片方式,核实比对劳务人员信息、与用工企业签订劳务协议、搜集优质岗位信息、开展转岗稳岗及劳动维权服务。共搜集有效岗位信息近万个,建立劳务合作基地13个,开展维权2起。
跟踪管理服务。加强外地和本地务工人员转移就业跟踪管理,对社保信息、户籍信息进行比对核实,将核实后的数据纳入服务对象;深入企业了解实情,积极与务工人员交流,帮助协调解决有关困难,帮助稳定就业;建立劳动者之家微信,目前已在丹青镇河坪村、矮寨镇坪朗村、寨阳工作办寨阳村、马颈坳镇雅沙村、己略乡结联村等五个试点村建立了微信群,群人数已达428人,占建档立卡户的35.97%。通过实时更新扶持政策、技能培训、务工岗位信息等,搜集劳动力需求信息、岗位动向,为提供稳岗、培训、维权等跟踪服务奠定了基础。
落实激励措施。吉首市已下发《吉首市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吉首市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明确大力推进实施23示范创建工程和35项目资助工程。即从2016年起,每两年评选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显著的2个示范乡镇、3个示范社区,对确定为示范乡镇创建对象的,分别一次性给予10万元、5万元奖励;连续5年每年择优评选5个创新创业个体工商示范户、5个创新创业示范民营企业和5个创新创业农村专业示范合作社,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分别一次性给予2万元、5万元、5万元奖励。目前,此项申报工作正在进行。
落实政策确保精准
在就业技能培训补贴方面,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的,按照同类职业培训补贴标准上浮70%,对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的按就业前技能培训补贴标准的40%;对参加就业前技能培训的,培训期间按每人每天10元发放生活补贴。目前,吉首市已申请培训补贴120万元。
在就业培训扶贫补助方面,对通过半年以上职业技能培训获得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扶贫部门从财政扶贫资金中每人叠加补助1500元。此项工作正在摸底中。
在职业教育扶贫补助方面,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就读职业院校实行免费政策,每年给予生活补贴2500元。教体局实施补贴分上下学期进行,上学期按照每人1000元标准已发放1993人计199.3万元,本学期正在申报中。
在特困学生扶贫助学补助方面,对因贫困面临失学、辍学的本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义务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每人每年补助2000元。目前已通知各乡镇、村进行摸底,申报工作正在进行。
在创业贷款贴息方面,引导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鼓励银信部门简化担保手续,降低贷款门槛,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每户10万元以下贷款,并按规定按季度给予贴息。目前,我市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27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12%,累计申报贴息贷款金额4159万元,贷款贴息338户,申报贴息金额79.04万元。
在劳务协作试点交通费补助方面,凡在2016年1月1日后,参加劳务协作脱贫转移就业的贫困人口,凭企业招用劳动合同和交通票据,按照一人只能享受一次的要求,给予省外、省内、州内市外一次性不超过400元、200元、100元交通费补助。此项工作已设计出交通费补贴申请表、花名册、操作细则、预算等,下步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在召开乡镇负责人会议后铺开此项工作。
在中介和跟踪服务补贴方面,对职业中介、农村劳务经纪人和商会组织,每成功介绍1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签订了1年以上劳动合同,稳定就业在1年以上并提供1年跟踪服务的,给予每人300元补贴。此项工作已初步拟定评价标准和措施,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实施。
在一次性岗位补贴方面,2016年1月1日后吸纳本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依法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用工1年以上的企业,财政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岗位补贴。目前,与相关部门正在沟通,征询切实可行的操作意见,相关操作办法正在拟定。
决战2016,决胜2017,这是吉首市2016年初提出的精准脱贫口号,也是向人民作出的坚定承诺。作为精准脱贫的十大工程之一,吉首市将在转移就业脱贫工程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继续攻坚克难,为推动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实现同步小康梦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