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加强劳务输出推进转移就业

2018-06-19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劳务输出是贫困农户短期内增收脱贫最直接最见效的办法。务工收入也是改善江华县贫困对象生活的重要途径,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将极大推动我县精准扶贫进程。近期,为充分摸清江华县贫困劳动力输出情况,严格按照省委巡视第八组郭树人组长的指示精神,专门成立扶贫劳务输出助推精准扶贫调研组,深入全县17个乡镇,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查看扶贫项目,走访座谈帮扶贫困户等方式,就该县贫困劳动力劳务输出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

一、目标

总体目标是贫困劳动力一个不少充分就业,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参加就业技能培训一个不漏。具体就是严格按照县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总体要求,2016年安排10000个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2000个贫困劳动力到县经济开发区企业就业,300个到县高新产业园就业并实现稳定就业,今后每年在此目标基础上新增30%外出务工、县内就业,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二、现状

1、总体情况。江华瑶族自治县总人口5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0万人,适龄劳动力有28.87万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11.68万人。近年来,该县每年组织农民工劳务输出12万人次,实现工资性收入15亿元,人均1.25万元/年。

2、贫困劳动力情况。全县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814户,贫困总人口8.26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5.45万人,占贫困人口的66%;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25438人,占贫困劳动力的46.7%;贫困户户均输出劳动力1.2人,带回收入1.5万元/人/年,贫困劳动力务工收入已成为我县贫困户主要收入来源。

3、输出地域情况。该县90%贫困劳动力输出地在珠三角,这与该县毗邻广东省,与珠三角各市均有往返大巴、交通便利的现状相符;另外,目前劳务输出很大程度依赖亲戚、朋友介绍出去打工的多。目前该县到珠三角各市单程路程在8小时以内,快捷便利的交通条件极大方便了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

三、问题

主要表现在三个不高:

1、贫困对象文化素质偏低,职业技能培训率不高。

2014年底全县贫困劳动力情况统计表

年龄结构

合计

性别

文化程度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大专及以上

高中

初中

小学

文盲

16-25岁

9850

5476

4374

504

1828

4548

2958

12

276

25-40岁

19643

11202

8441

275

894

10203

8173

98

453

40-50岁

14244

7650

6594

60

788

7237

6058

101

189

50-59岁

10783

5324

5459

2

308

5289

5052

132

76

合计

54520

29652

24868

841

3818

27277

22241

343

994

通过上表看出,该县贫困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下占贫困劳动力的91%,教育程度低;只有不到2%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以大锡乡为例,小学以下文化程度351人,占被调查村劳动力总数的25%;初中文化程度868人,占被调查村劳动力总数的62%;高中文化程度161人,占被调查村劳动力总数的11.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2人,占被调查村劳动力总数的1.5%。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大多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环境脏、任务重、加班多、工种险的建筑、纺织、机械、电子、家政服务等行业,拿着最底层的普工、操作工薪酬。近年来沿海先进地区大多数企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这对务工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素质低下的务工人员将会失去市场。受此影响,外出务工贫困对象门槛难进、失业增多、跳槽频繁问题频频增多。据沱江镇白竹塘村秘书李均志介绍,他们村每年都有一两百人去广东东莞厚街、大岭山一带进家俱厂做工,但今年春节去了没两个月,就回了近一百人,现在还在耍泥巴;在沱江镇茫海洲村走访时,发现很多老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斗牛、打字牌,仔细一问,大多数是五十出头,不到六十的人,由于以前文化不高,又长期务农,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十岁以上,所以到外面打工基本无人接收,不得已在家守着一亩三分地,好死不如赖活着。

2、劳务输出信息不对称,就业稳定率不高。调研中发现,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尚属计划模式,每年均由县劳动服务公司与珠三角的市、县劳动部门点对点衔接,然后再发布用工信息,组织我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输出。自放开劳动力市场后,我县的劳务输出形式转变成以自发性、分散式的无序输出为主,很多时候都是过年过节期间,听到村里某个人介绍或是吹嘘,就跟风过去,造成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无序输出,成为盲流。

据调查,近几年来,该县外出务工人员在外流动性大,工作稳定性不足,同一家企业务工时间67%不超过半年。无序输出导致对工作不满,频繁跳槽易造成失业,再加上经济发达地区生活压力大,因此,每年造成外出务工无工而返的贫困对象达400人左右,所占贫困外出务工人数在3%4%,导致贫困劳动力江山依旧,面貌依旧,涛声依旧。

极少数人员因为盲目听信村里个别所谓的成功人士吹嘘,不加分析就跟着去,到了目的地才发现陷入了传销窝。在湘江乡调研时了解到,早几年坪冲口村、田冲村都有不少人被该乡赵某所盅惑,耗尽了钱财,陷入了贫困境地,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

3、劳动维权意识较淡薄,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由于外出务工贫困人员文化素质低下,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不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致使外出务工者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而得不到保障。如一些企业随意加大劳动强度、超时加班加点、拖欠克扣务工人员工资、工伤事故频发、不执行劳动合同、不按时交纳社会保险费等。下图是在调查中,珠三角企业对损害该县贫困劳动力权益案例的粗略统计,其中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最为突出。但奇怪的是大部分农民工不会拿起法律的武器,而选择了默默承受或暴力追讨。

在电话调查码市香南村、荆竹村、船渡村的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现状时,感慨万千:东莞、佛山、江门这些地方,以前企业订货单应接不暇,现在厂子一家接一家倒闭,能够进厂就算万幸,还敢挑三拣四,挑肥拣瘦?香南村赵玲在通话时,语气十分无奈:我们村共四个人在东莞添翔电子厂打工,从没有签订过劳动合同,我们工资是1800元底薪,多劳多得,但现在企业接单少,加上质量、事故等处罚,每个月领到手也就是2500-2600元之间;上个月,我们提出辞工,领班又说要扣2000元,划不来,也就算了。

四、对策

1、目标要精准。要搭建就业实名制跟踪平台,充分依托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对建档立卡的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进行实名制信息动态管理,记录、跟踪其最新就业动态,组织扶贫队员定期电话回访,对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处理。目标要下达到各乡镇,形成乡镇出人出力出场地,就业部分出钱出技出师资的工作体制,下表为今年要求各乡镇完成的就业输出目标任务:

2016年各乡镇就业输出任务分解表

序号

乡镇

目标任务数

县外就业人员

县经开区

县高新产业园

1

码市镇

901

180

27

2

大锡乡

149

30

4

3

未竹口乡

444

89

13

4

湘江乡

358

72

11

5

水口镇

418

84

12

6

小圩镇

631

126

19

7

大圩镇

886

178

27

8

河路口镇

359

72

11

9

涛圩镇

462

92

14

10

大石桥乡

565

113

17

11

白芒营镇

842

169

25

12

大路铺镇

631

126

19

13

桥市乡

336

67

10

14

涔天河镇

798

160

23

15

界牌乡

471

94

14

16

沱江镇

1570

311

46

17

国有林场

180

36

7

汇总

10000

2000

300

2、基础要打牢。一是创建对接工作平台。主动联系该县外出贫困人口集中的珠三角市、县,搭建劳务输出对接工作平台,健全输出工作机制,使贫困劳动力输出实现精准输出、有效接收。二是做大招商引资平台。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落实优惠政策,着力引进效益好、工资待遇高、门槛要求低的品牌企业。优秀企业能明显带动城镇就业,下图是该县近几年来招商引资引进的企业与带动就业的关系图:

值得指出的是2014年我县重点引进的全国条码打印龙头企业九恒集团,其在该县提供媲美珠三角的工资待遇,加上其门槛不高,应聘者如过江之鲫,今年春风行动招收10名普工,就收到400多人的简历。还为该县一博士毕业生提供1.5万的月薪。丰厚的岗位条件带来就业者极大的就业热情。

3、技能要提高。一是创新培训机制。在现有的计算机、电工、中式烹饪等培训基础上,根据贫困对象需求情况、性别情况、本地特色等,开展以山区林区为特点的种植养殖培训,以留守妇女为主的母婴护理培训,以农村淘宝合伙人上线售出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创业培训,以农村旅游客栈为主的酒店管理服务培训等,让职业技能培训出特色、接地气、出成效。二是开展订单式培训。扶贫外出劳动力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难以快速、有效地组织长期培训。因此,必须各乡镇、就业部门、培训专家部门、职业技校加强沟通协作,各乡镇提前跟踪、组织贫困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动态,摸清培训需求,就业部门联合有关单位,组织专家,及时开展上门培训。下表为今年分配给各乡镇的目标任务:

江华瑶族自治县2016年精准扶贫培训各乡镇培训任务指标

序号

乡镇

培训专业

培训任务数

1

白芒营镇

果树园艺

46

2

大路铺镇

蔬菜种植

33

3

大石桥乡

果树园艺

42

4

大锡乡

香菇种植

50

5

涔天河镇

烤烟种植、果树园艺

103

6

河路口镇

果树园艺

33

7

界牌乡

养殖

37

8

大圩镇

果树园艺

96

9

码市镇

家禽饲养

83

10

桥市乡

柑橘种植

33

11

沱江镇

果树园艺、养殖

116

12

水口镇

果树园艺、茶艺师

87

13

涛圩镇

蔬菜种植

33

14

蔚竹口乡

果树园艺

66

15

湘江乡

农家乐、中式烹饪

39

16

小圩壮族乡

茶艺师、养殖

70

17

国有林场

养鸡

33

合计

1000

4、扶持要跟上。根据该县贫困对象劳务输出的实际,建立健全返乡创业服务体系,认真落实兑现创业优惠政策,全力扶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鼓励引导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从而带领贫困村农民外出务工或就地打工,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良性循环。中央、省、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我们要不折不挠地落实好,最大限度释放回乡农民工的创业热情,充分发挥回乡农民工的创业才智,以创业促就业,以创业促发展,以创业促和谐,为返乡创业人员打造创业平台,提供便利条件。探索走出一条精准培训精准输转回乡创业带动发展具有江华特色的劳务产业发展新路子,实现一人回乡,带动一方的目标。

5、观念要转变。一是加强就业观念转变宣传。部分就业人员观念陈旧,对本地餐饮、洗浴等服务性岗位及居民小区物业保洁、绿化、环卫、保安等岗位被认为是不体面岗位,当地人不愿在当地做,而是去外地做。特别是新生劳动力做事眼高手低,不愿从事苦脏累的工作,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比较爱面子,怕从事底层的工作被朋友亲戚看不起。因此,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贫困对象本地就业。二是加大法律宣传。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新闻媒体、普法下乡等平台,以多种形式宣传法律知识,提醒广大外出务工者,增强自身法律意识,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用工之前,及时签订好劳动合同,要求购买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以免出现劳资纠纷、工伤意外等问题后给维权带来困难。

6.乡镇要重视。组织劳务输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非人社部门一家可以统筹,从这几天调研要求上报统计数据这样一件小事就反映出,有的乡镇不积极,欠主动,总认为哪个部门发出的通知就是哪个部门一家的事,不重视,不认真,数据不能按时上报,更不用讲按质了。要将各乡镇劳务输出纳入年终绩效评估内容指标,人社部门牵头负责与珠三角的相关市、县进行劳务协作对接,确定好劳务输出对象、人数、年龄要求、薪酬待遇等内容后,各乡镇必须按照对接好的内容,及时落实到村,精准到人员,实行计划输出。另外,在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中,各乡镇必须按照辖区内参加培训的贫困劳动力人数,分期分批有计划组织好,主动与县就业服务局衔接,我们则无条件按时按质开展培训,保证每个贫困劳动力有一技之长,实现精准脱贫。

7.县内要消纳。劳务输出一定程度上是吃青春饭,沿海地区提供的工种多为苦活、细活,对于年龄超过45岁以上劳动力,其往往不会招雇。45岁以上的劳动输出人员年老体衰,再加上摈弃农活多年,回籍后就业困难,成为牌桌上的主力军。因此,必须引导并鼓励本县提供更多能适应45岁以上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如保洁、保绿、保安、酒店清洁等行业。如今年春风行动上,在外打工多年的小圩联村的李书妹,虽然今年52岁,文化基础差,但其勤勉踏实的经历得到神州瑶都大酒店的青睐,得到一份不错的酒店清洁工作。

五、建议

1、就业培训生活补贴要逐步调标。今年省里出台政策是贫困对象参加就业培训,可以获得每人每天10元的生活补贴,但从实际情况看,该县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贫困对象从村到乡镇参加至少十天的培训,每天需付出超过30元以上的交通费、伙食费、住宿费等支出。很多贫困对象反映,虽然参培愿望很高,但生活补贴太少,而且超过十天的培训会耽误其农活,影响家庭收入,为了生计不得不放弃培训,影响了贫困培训对象的培训积极性。为此,建议,将培训生活补贴提高到30元/天。

另外,省市政策规定,对两后生重新到职业技校等就业培训承办学校入读,可以免除学杂费、住宿费并享受1000元/学期的雨露计划助学补助。这项政策看上去很美,但实施起来仍然难度偏大,原因就在于这部分人员本来家庭就困难,就是因为交不起学费、伙食费才辍学,想早点打工改善家庭贫困现状的,去读此类高职院校,又要自己掏钱出2-3年伙食费,钱从哪儿来?所以,建议,国家应出台两后生重新入读技校伙食补贴政策,每月300元左右。

2、培训机制要逐步拓宽搞活。目前市职业鉴定机构只能提供计算机、中式烹饪、电工等传统专业的职业鉴定资格证书,而贫困对象参加药材种植、旅游、制香、民族工艺品等产业特色培训后无法拿到相应国家认可的职业鉴定资格证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贫困对象的培训积极性。建议出台能鼓励特色培训、保障培训合格后取证的政策措施。在培训方式实现创新后,培训指导思想、保障政策要做相应创新,以确保学有所成后能学有所证。同时,要拓宽新的职业技能培训专业,让职业鉴定证书与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办法分离,使新培训专业活动培训补贴,发挥培训者就业优势,激发创业热情。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就业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