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民工荒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造成农民工不得不退出城市的劳动力供给。今天在沪开幕的十二五城镇规化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直言,中国经济发展的最终问题是农民工转移的问题,学者们热衷讨论的刘易斯拐点,归根结底不是人口数量问题,而是人口的结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当务之急是城市化。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人,发展的重要目的是收入的均等化。樊纲认为,中国70%的劳动力来自农民和农民工,这70%中的一半又都是农民,他们的收入仅是农民工的一半,结果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实现收入均等化,就要让农民从土地耕作上转移出去,这就必然走向城市化的命题。樊纲认为,城市化可以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最终促使农民转移到工业化中,最终消灭城乡收入差距。他提出,经济学中的刘易斯拐点,根本问题是农民转移的问题,最终是收入差距缩小的问题。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农业人口减少到10%左右时,至少可以实现农民同农民工的收入均等。樊纲分析说,中国城镇化转型发展中,出现土地城市化快过人口城市化,包括近年频频发生的民工荒,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城市化滞后工业化。他举例说,农民到城市中打工,但要回农村生孩子、就医、养老,结果农民工进了城,但在城市中住不下。为什么城市里没有老农民工?一部分人农民打完工就回去了,女性务工者到27、28岁就回去生孩子,男的到30多岁时就业竞争力就差了,教育也不如新一代农民工好,结果春节一回家就待下来了。他认为,进城农民工缺乏社会保障,使他们过早退出了城市劳动力的供给,这是造成民工荒的根本原因。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当务之急,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民大量进入城市,社会保障的成本如何负担?樊纲继而分析说,城市化过程中,社会保障可以借鉴双轨制。他分析,不可能按户籍贵族的标准提供公共服务,但又要扩大公共福利的供给面,这就可以借助常住人口的概念,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首先解决最迫切的子女教育问题,比如只要缴纳一定年限的社保,孩子就可以在城市上学,其次再提供失业保险、住房保障等社会保障,最终使农民工在城市住得下来,以后再根据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扩大社保水平,最终实现人口的城市化。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